第43部分 (第1/5页)

于是中山出兵十万,与齐国的二十万大军共同攻入燕国。当时为王的子之虽然平定了太子平的叛乱,却因为在国内倒施逆行惹得民怨四起,太子平的起事更是弄的“死者十万,百姓离志”。齐国和中山国攻入燕国时,燕人非但不抵抗,反而表示欢迎。很快,齐国和中山国就横扫了燕国几乎全境,齐国占据了燕国大半的领土,中山国则分得了大片膏腴之地,连燕国的下都也被其攻下。

对燕作战取得的巨大胜利让姬尚欣喜若狂,中山国在他手中国土扩张了一倍有余,尽吞了燕国二十余座城池,国势一时大增,取代了已经面临灭国的燕国成为了七雄之一。在获得如此功绩后,姬尚也愈加狂傲了起来,在国内肆意妄为,任命深得己心的司马喜为国中相邦,国事皆委托于他。

可惜好景不长,在吞并燕国大半领土后,齐国一跃成为了天下诸侯之首,成了众矢之的。首当其冲感受到压力的就是赵国,齐国吞并燕地后,对赵国已成了包围之势,让当时为王的赵雍忌惮十分。于是果断的联合秦国和韩国,拥立了燕国在韩国的质子公子职为新的燕王,三国各自派出大军入燕护送燕王还都。

迫于三国的强大压力,再加上被燕地四起的反抗弄的焦头烂额,齐国不得不吐出了这块已经含在口中的肥肉,大肆掠夺一番后朝南撤军。齐军既退,独木难擎的中山国更不是燕、赵、秦、韩四国联军的对手,一场大战下来大败而归,不但将侵占燕国的领土全部吐了出来,还赔上了数万精锐,国力大损。

这场仗下来中山国可谓是亏本至极,非但没有占领一片领土,反而折兵损将搭上了数万精锐,更为重要的是失去了燕国这个重要的盟友,结下了一个生死仇家。在中山唯一受益的想来只有司马喜了,不但没有因为力主攻燕而受到惩罚,反而借助此次机会得到了中山王姬尚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成为了中山国内权倾朝野的权臣。

这也变成了今日姬尚如此痛恨司马喜的原因了,他是那么的信任司马喜,十几年来几乎对他言听计从,视他为知己至亲。可是司马喜是怎么对他的?他不但欺骗了他,不停的将中山国的利益出卖,更可恶的是他到灭国前夕居然一声不吭的就跑掉了,并未留下只言片语。

第七十八章 义士(四)

想到这里姬尚忍不住拳头紧握,目光中露出了狠狠之意。他从未如此痛恨过任何一个人,司马喜无疑是个例外,他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将他乱刀分尸方可泄心头之愤。

身后宦者令似乎感觉出了大王身躯的颤抖,以为他是因为受不了亡国的刺激,连忙上前扶住他,小声的说道;“大王小心。”

姬尚站直了身躯,有些不耐烦的将宦官的手推开,望着已经大开的城门,深吸了一口气,平端起手中象征中山王权的王印,大步迈了出去,身后二百多名大小官员鱼贯而出,跟在其后。

城外不远处,一队赵国骑兵正安静的原地等候着。赵军已经从姬尚之前派出的使节口中得知了中山将要举国投降的消息,所以才早早的派出一队骑兵,前往城门外迎接中山国君臣。

姬尚张眼望去,见这对骑兵当先之人是个年纪轻轻的少年,不像是传说中虎步龙姿的主父赵雍,心中不禁略微失望。

毕竟他身为中山王,还是渴望着赵雍能给他相对等的待遇,这样也能让他的自尊心好受一些。可惜赵雍显然并没有将他视为与自己对等的君王,只是简单的派出了一个少年来迎接自己。

赵信已经从姬尚看向自己的眼中看出了失望,却微微一笑,并不为意。这个中山王倒是如传闻中一样肥头大耳,再加上眼神闪躲,看上去一副懦弱的样子。

也不待多想,赵信催马上前,拱手道:“卑职赵国羽林都尉赵信,参见中山王。我奉主父之命,前来迎接君上入营,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