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杨帆道:“你这厮这么不知晓孰轻孰重?那建奴即将东进,我等好心劝说,竟然如此冥顽不灵?”

“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官爷是为了劝说我等离寺,大可不必。庙在人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相信那些远客会被我佛感化,不会伤害这些无辜百姓的。”

杨帆直接打断老和尚的碎碎念,“我不跟你扯有的没的。你要死别拖着大伙一块儿死。这周围的三户人家,你去做做工作,让他们尽快搬离。”杨帆听说过,那个和尚庙,就连鬼子来了都不带跑的,也放弃了劝说的打算。

“施主这是强人所难了。那些百姓受到我佛感化,愿意常伴青灯,为何施主还要咄咄相逼呢?”

“我哪门子咄咄相逼了?”杨帆最讨厌那种喜欢直接扣帽子、不分青红皂白的二货。

“施主无非想拆庙,何苦找这种建奴东进这种理由?”

“谁说我要拆庙了?”杨帆眼睛一瞪,回过头看向胖子。

胖子搓搓手,有些扭捏道:“前两天,百户大人费了好大一通嘴皮子,这帮秃驴就是不肯走,百户大人当时就急了,就说要拆了望海寺,看他们搬不搬。”

“行了,我说了,不拆庙。你们现在赶紧搬走。”

“施主您还是要拆庙?”

“我不拆庙,只是这里危险,你们先离开。等……”

“阿弥陀佛,施主。出家人不打诳语,老衲确实看出了您要拆庙的决心。若是施主此意已决,就从老衲的尸体上走过去吧。”

“……”

杨帆算是服了,转身看向胖子和老洪,道:“我像是要拆庙的那种人吗?”

两人点点头,又看出了杨帆脸上的怒色,急忙摇摇头,道:“不像!”受到了一旁庙祝还有几个小沙弥鄙夷的目光。

“不走拉倒。”杨帆负手离去。这人不走,他难不成还扛着他们走吗?对不起,没这个义务和工夫。

如今时间紧迫,杨帆也要顾全大局,这钉子户就让他这么钉着吧,到时候吃苦头的还不是他们自个儿。等杨帆回到平顶山的时候,发现齐大白几个愁眉苦脸地坐在地上。

“齐大白,怎么回事?”

一看杨帆回来了,齐大白赶紧诉苦道:“杨大人,小的对不起您呐。您交给小的的任务,小的给您丢脸了。”

杨帆一愣,道:“怎么回事,带我去看看。”

杨帆翻下马,准备去看看这他要的东西到底怎么了。高炉中的火已经熄了,还稍稍有那么一丝余热。杨帆看向那一筐筐刚从炉子里拉出来的灰色块状物体。齐大白叹气道:“虽然不知道杨大人哪来的配方,可是小的没烧好,烧成这样。”

“干得漂亮,齐大白。以后就这么烧!”杨帆将那块状东西拿起来,“把这些东西都用稻草盖起来,用马运到那几个稍近的空置屋内。”

齐大白一怔,这都烧成这样了,还干得漂亮?他摸着后脑勺,不知道杨帆要这些玩意儿有什么用。他寻摸着难不成杨帆是要炼仙丹?他赶紧跟上去,将那箩筐跟着搬过去。

祖大寿这十几日不断催促粮饷,在城中也屯了两个月的粮饷,只要那个计划可以成,两个月的粮饷绝对够了。他走到一旁正在擦着脸的杨帆边,道:“杨子,你怎么就这么确定这皇太极会围城打援,万一他直接杀进来怎么办?”

“杀进来?前几次的教训他还吃得不够?就算他选择攻城,那对我们更加有利。这火炮一架,他们那些骑兵没什么脾气了。更何况等我将水泥往城墙一抹,他皇太极看不出虚实来,想必也不敢贸然攻城。”

“水泥?什么玩意儿?”

杨帆将毛巾一甩,道:“这十几天在十三峰,我就捣鼓这种东西。若不是时间紧迫,用钢筋混凝土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