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3/4页)

间,殚精竭虑,任劳任怨,终于积劳成疾不幸辞世。纵观黄兴同志的一生,在革命的大是大非面前黄兴同志从不动摇,在个人荣辱面前,黄兴同志从不计较。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实为我辈革命同志之楷模。

今天我们在这里追悼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领路人黄兴同志,是为了向黄兴同志表明我们的决心,我们一定会继承他的革命遗志,把我们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我们一定要完成黄兴同志最后的遗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黄兴的遗体最后是在12月6日被安放在紫金山忠的黄兴墓中的,灵车前往紫金山途中,南京各界差不多二十万人沿途送行,青年军第五师奉命鸣炮四十二响,以示纪念。

黄兴同志去世了,但是国民政府这面大旗却还是要继续扛下去的,但是黄兴毕竟是这个政府的一号首长,而且还是联系整个国民政府的关键纽带,他这么一走,形成的权力真空还必须尽快填补,于是南京又要开始热闹了。

正文 第321章 变局(四)

就在黄兴风光大葬之后,大家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其实在黄兴治丧期间,党内各派就已经在考虑后黄兴时代的许多问题了。权力这个东西就是这样,要么没有,一旦有了就总想着不断扩大才是最安全的。

但是大家也都清楚,无论怎么玩,王振宇如果不答应那是不行的,一个处理不好,也许就是整个国民政府散伙垮台,然后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了。

于是在黄兴入土的第二天,按照《国民政府约法》有权继任国民政府主席的王隆中自然就成了各方会晤的发起人了。

有资格参加这次会晤的自然是王隆中,王振宇,孙文,章太炎,胡汉民以及熊希龄和梁启超七人了。虽然已经是民国了,当时暗箱操作的风气依然没有什么改变。

面对强势的王振宇,孙文和章太炎十分难得的选择了暂时联合,毕竟军队如果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始终高悬在政府的脑袋上相信大家谁也不会快乐。当初大家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成立政府的时候做了巨大让步,现在看来这个让步非常危险,等于是把整个国民政府的存亡放在王振宇的一念之间上了。所以虽然黄兴遗言希望大家继续维持现有状态不变,但这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而王振宇这边,早在组建国民政府之初就猜到这个军队独立性过强的问题最终会引起各方的不满。毕竟踩在别人的肩膀上是人的天性,要是有人习惯被人踩着那就是奴性了,搞政治的显然没几个是奴性综合症患者。

特别是王振宇这个军队的独立性实在是太强了,有自己的军工企业(而且规模远远超过了国民政府和江浙,南洋财阀),有自己的公司,而且军队系统的人事权也是完全独立的。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样一来,军事委员会就等于是第二个国民政府,差不多可以叫武汉国民政府了,反正无论是南京还是武汉,都对县级政权采取的是地方自治的态度,省一级也是半自治状态。那么细细算起来,南京这个正版的国民政府还不如武汉这个山寨货了。因为要比钱没人钱多,要比对整个南方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更是差了一大截,更重要的连军队都没有。

至于国社党这个执政党更是一个笑话,一个既没有党军,也没有独立党产,更没有政府系统人事任免权的执政党算什么执政党啊?孙文当了半年多的党主席现在的感觉就是被骗了,还不如胡汉民那个行政院院长来的实在了。

可是现在要是说对当初的方案不满意,这话又要如何开口呢?这等于是变相的要从虎口里夺食啊!大家喝了阵子茶,都没开口说话。

王振宇也不急着开口,他仰头仔细看了看族叔的这个官邸,装修的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客厅的那盏莲花水晶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