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5页)

安平看守所,杨旭涛站在监室的窗户下面,恰好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而此时的海面上已经起了微风,那微风吹动着海水里腥咸的气味悄悄流满了整个房间。他的思绪已经随着这风飘散而去,远过重洋,把他带到了二十多年以前。

记得那时1985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七个年头,一切都在改变,翻天覆地,日新月异。而在安平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哦,对了,那时候他们的村子并不在孟芸山下,而是离安平市更近一些,也不属于安平市。祖祖辈辈靠种粮食为生,即使在全国已经搞的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在这个村子里依然没有人提起,就连安平市开始矗立而起的高楼,也只是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对于他们来讲,那些都不是自己的生活,而他们的生活就是,勤勤恳恳种地,本本分分做人。一切都那么平静,那么安详。

有一天,村长,李叔,和杨旭涛的父亲进城去了。那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次,城市的繁荣让他们感到惊讶,林立的高楼让他们感到恐惧,城市里的花销让他们相形见绌,第一次感到无地自容。更可怕的是,在回来的路上,村长被一个酒鬼开车撞倒了,就在李叔和父亲的面前。而这辆车并没有停下,依然东倒西歪的撞向了对面驶来的面包车,起火,烧掉了。车里的两个司机在惨叫和哀号中被活活烧死。

村长被送往医院,他痛苦的呻吟让两个中年人不忍再听下去,而救护车上的大夫却已经习以为常,医生的冷漠在李叔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还没有赶到医院,村长就已经不行了,他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对李叔和父亲说道,“城市太可怕了,老李,我们还是远离吧!”

本来,这次他们三个人开会的目的是:村庄即将要并入安平市内,打造一个沿海的新城市,他们所做的任务是传达精神,做好并入的准备。但这一切因为村长的死亡改变了。

第1卷 结局 47

两个人回到村子,因为村长的临终遗言,李叔做了村长,他回忆起在城市里所发生的一起,已经村长的临终遗言,他于是决定迁村。刚开始这里的村民都不愿意搬家,但在李叔给他们讲述了村长的遭遇后,就再也没有人反对,两天后迁村开始了。

那个时候,每户人家家里没有太多的东西,搬家很快,所以一夜之间村庄变空无一人,这几百户的村民在李叔的带领下定居在孟芸山脚下。

一切都得重新开始,田地需要开垦,房子需要建造,……,但几乎所有人没有埋怨,他们认为只要安全,只要能过上当初那样平静的生活就好。只有一个人不这么看,那就是杨旭涛的父亲。他去了城市,也感到了恐慌,但他不是因为村长的死,而是为村庄的未来。在他看来城市生活不可避免,躲是躲不过的,他最担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融入到城市里,不过在几百户的村庄里他的声音是多么的渺小。

杨旭涛就在那个时候萌生了要出去的念头,作为村里第一个初中毕业的年轻人来讲,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大,那里的生活远远比在这个小山村里精彩许多。虽然母亲不愿意,但父亲是鼓励的,他希望杨旭涛能够在外面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跟上这个社会。而杨旭涛却有个更大的愿望,那就是让自己的村庄富起来,改变了模样。于是,在1987年的夏季,18岁的杨旭涛踏上了去往南方的火车。

南方的世界对于杨旭涛来讲是新奇的,但也是冷酷无情的,在经历了几次挫折和被骗后,身无分文的杨旭涛终于流落街头,成了一个靠讨饭为生的乞丐,他想过回家,但想起父亲那殷殷希望,他又放弃了回家的念头,与其让村民看到自己这个样子,倒不如死在这里。就在他陷入痛苦的抉择的时候,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人生。

这天,已经两天没有吃饭,因为饥饿而全身无力的杨旭涛躺在水泥管道里静静等死,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