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第2/2页)
顫顫巍巍地翻了幾頁。目光瞥向牆底的一條可以伸過手掌縫隙。他由於了一會兒,最終還是彎下腰來,對小聲對縫隙那邊的房間說:「你在嗎?」
沒有回聲。
……
對面是女孩的房間。
簡一蘇把這本《1984》看了許多遍,他在無數個夜晚和女孩講起這本書。他把故事與現實類比,將自己與她所待的地方描述成「英社」,每周一次懲罰孩子的儀式叫做「仇恨會」,而他們兩個人是在無知者中保持清醒意識的「溫斯頓」。
淮棲發現簡一蘇自小就有一種富有感染力的冷靜氣質。他不僅自己練就了一種「雙重思想」,得以在大人的洗腦中度日,竟還在通過簡化一個小說故事去影響女孩想法。
「這裡的人都是壞人,即使他們給我們吃的和住的。但被迫在這裡生活的我們不可以成為壞人。」
「順從壞人和討厭壞人,在他們目前的處境下並不衝突。」
他和女孩一直獨立在這些仇恨與憤怒之外,清楚地知道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需要假裝的。
女孩對這個故事非常的感興趣。
幾天前,她蜷在地上,透過縫隙與對面同樣姿勢的簡一蘇對視。她問:「後來溫斯頓逃出英社了嗎?」
簡一蘇用一聲「嗯」,掩飾了書中主角最終的毀滅。
她的聲音透過縫隙,輕而期待,問:「哥哥,那我們可以逃出去嗎。」
簡一蘇盯著她發亮的眼睛,說:「會的。」
簡一蘇後悔說了這兩個字。
因為他從「教室」回來之後,再也沒有從縫隙另一邊看到那雙發亮的眼睛。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