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我斯文人,真不会的骂人,让典韦去吧 (第1/4页)

诸葛亮也不惧,寻常的青年人,被这几个人盯着,恐怕多会有些紧张,不过他却一点窘迫感都没有。

“若是袁术趁机做乱,司空必可攻之,而攻必取,战必胜,如此可将淮南一部节节败退也。”

“袁术未曾迎奉天子,不做朝贡之事,麾下多为贼寇,为人轻浮傲慢,虽雄踞江南,却多内斗匪首,如此兵马如何敌得过胜利之师,而在他眼中,此时便是最好时机。”

“司空可曾记得,在我等西进豫州之时,他已派遣兵马向徐州推进了至少数十里,近乎百里之地,其心何其明显,若是无惧司空,又何须趁我军不备偷偷而行?”

“嗯,此事我自然知晓。”

曹操笑着点了点头,袁术的四十万人,他还真的没有放在眼里,因为此时的袁术没有半点攻伐四周的理由。

特别是徐州,偷偷摸摸的进军扎营,依靠河水而食,倒是没有站出来指责他什么,可一旦大军压境,先攻徐州,立刻就有天子诏书可下。

但现在,却没有。

“哈哈,若是如此,就要感谢大将军的那一封书信了,”诸葛亮直接站起身来,走出了案牍,和曹操对视了一眼。

让曹操闻言一愣,倒不是曹操心惊诸葛亮知道书信,毕竟袁术那书信送进来的时候,就是大张旗鼓的进来,恨不得发上千份在许都广为流传。

其目的还是奚落嘲讽,同时可离间许都之内的君臣之心,让许都更乱。

此事对袁绍有所好处,他可以放心的与公孙瓒继续恶战,收尾幽州之战,而对于曹操来说,便要耗费数月,乃至一年的心思,去不断消化此恶果。

甚至还可以激发某些矛盾,让袁绍坐收渔翁之利。

“此书信传遍各处,袁术必然也可得知,不光是他,许多诸侯或许都在暗中讥笑,认为司空得天子,反而将许都闹得一团乱麻,自乱阵脚,君不君,臣不臣,却又不敢如董贼一般,直接驾临为当朝相父,诛杀朝臣以威慑,是以更加敢于行动。”

“在下认为,袁术必定会以此为据,趁袁绍无暇顾及,刘表守成不出,而司空内患危如累卵之时,趁机举旗!”

诸葛亮直接下了此论断,这话是这一路上,徐臻分析之言,但是让诸葛亮惊为天人,当即顺着思维思索了一番大势。

由此得出此结论。

因为所有的情报都指向了袁术,他雄踞四十万兵马岂能没有雄心,而这就是最好的机会,否则就再也不可能与袁绍争夺了。

毕竟袁绍已经逐渐要拿下四州,四州休养生息,光是每年出产的战马与粮草都要倍数于其余诸侯,日后拿什么去与他斗。

光靠水军守住城郭,是绝对不可能久持的。

曹操等人对于这分论断几乎第一时间就保持了质疑态度,可逐渐想来,却觉得有可能……

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乃是争霸中原的这么多诸侯!

袁绍一封书信,让许都陷入了内乱,将内部不平之势几乎昭告诸侯之间,岂能没有蠢蠢欲动之人?

曹操想到这,忽然觉得可信了几分,即便是袁术不会举大事,也该按捺不住进攻徐州。

而且此刻,曹操再看诸葛亮的时候,居然有点恍惚。

他脑海中出现了数年前,那个在自己帐前随意一语的徐伯文。

当时他说的是,“可令数千精骑屯兵于封丘”。

然后袁术就来了,才有了后来大败袁术。

那个时候,徐臻的话也没有任何根据。

现在也是一样,怎么论断算计的都是袁术呢,为何呢?

是因为袁术好拿捏不成?

不过,孔明所言倒是也对,即便袁术不攻,我也可以露出点破绽来,促成此事,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