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我的伯文不理我,早知不来了! (第2/4页)
回头问道,当时追杀袁尚的败兵,本打算在半路上让许褚直接解决了他。
后来想到,袁绍和曹操的关系那是自小就熟稔,虽然前年去年刚刚经历了生死搏杀的大战,但故人之子或许还可以割舍前情,袁尚本身也没什么用,还不如留给自己心中了断此情。
曹操沉默了片刻,沉声道:“待幽州攻破,郭图等人无处可去,斩杀袁熙,就让袁尚召回余下袁氏的兵马,若是能召回来,便将功赎罪,我可免他一死,给袁氏留个后人在民间。”
“至于袁尚能不能活下去,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曹操凑近了徐臻,轻声道:“人生无荣华,便总易有意外。”
“哼哼哼……”
徐臻不动声色,但曹操的这句话他听明白了,如果战事得胜,他会当众放了袁尚,并且赐他爵位、封地,让他到别处去做个安乐侯爵。
但是,路途之中会否出现什么意外,那就不是曹操可以确保的了,或许到那个时候会有大把人要去暗中刺杀袁尚。
放人赐封是大气格局,以此收冀州众之心,施放恩情于众人,而让袁尚发生意外,则是心思缜密,不留后患,毕竟已杀了袁尚全家,如何能留下仇怨的种子。
“主公英明,”徐臻拱手说道。
……
三日之后,崔林写了几封书信,接连劝诫兄长崔琰入仕,归附许都丞相府下,到大汉天子身侧为官。
还可再为天下治理,朝堂之力殷实做些贡献,言辞恳切,追溯陈情,以自己为例感恩兄长,从小崔林被人轻视,被族人看不起时,都是崔琰始终认定他有才能。
这份目光之长远,定然可再推举诸多贤才而上,成就盛世之景。
于是崔琰思考之下,答应了曹操的征辟,甘心入仕先到丞相府下,后再跟随曹操回许都,再行擢升。
崔琰由曹仁星夜请到了中山。
曹操也终于不无聊了,否则徐臻天天都在理政,晚上巡营读书,练武或者与诸葛亮共思巧器,基本上没空陪他。
每次曹操要和徐臻说几句话,徐臻都已“洗澡”为由开溜,气得曹操心里不得劲,又不知道怎么发这个火。
差点后悔提前来中山找徐臻了,还不如在许都教训小孩儿。
好在是崔琰一来,还能虚与委蛇的说上几句话,至少互相寒暄一番,有个人陪着说几句话。
结果崔琰也是个闷葫芦,以前只闻其名,并不知道这名流的性子,去一接触之后,才知道崔琰不说趋炎附势的假话。
而且面色严肃板正,不开玩笑。
曹操笑的时候他就严肃,曹操说正事的时候同样也是,崔琰则会认真思索,而后深思熟虑许久之后,才会缓缓开口出言。
但在此之前的一段极长的时间内,都陷入一片沉默之中。
让曹操陷入尴尬,等着崔琰回话。
一来二去,曹操和崔琰仿佛也没什么话好聊了,说着并不走心,断节奏。
“夫民者,喜板正严肃之官吏,不喜趋炎附势之吏,丞相如今名声在外,应当保持。”
“丞相麾下,大公子曹昂,二公子曹丕都有聪慧之名,昂公子更是有仁厚之风,才干不下于一域。”
“丕公子虽聪慧,尚且还未曾气候。”
“好了,先生一言,醍醐灌顶,让我心中甚为清朗。”曹操笑着说道。
等了一炷香,就等来这么几句话。
昂儿仁厚有君子之风,试问谁不知道?
丕儿天资聪颖,自小善学,试问哪个不晓??
“丞相,敢问君侯何在?”
曹操面色一顿,脚步忽而停顿了一下,回头盯住崔琰,表情逐渐变得疑惑不解,“他,呃,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