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3/5页)

林明阳和凯特一起出席安排在明天的记者招待会。凯特不想再媒体面前露面,婉言谢绝,而林明阳则欣然的接受了邀请。

好莱坞的当红影星Felix林现身镇北堡西部影城,消息灵通的记者云集而至,原本只安排了150个座位的会场最后挤进了200多人,其中不少人都站着座位,有些人索性就坐在了地板上。

林明阳出场的时候,所有的摄影记者都抢着向前拍照,僧多粥少,现场马上就陷入了混乱,主办方连忙加派保安,这才勉强稳住了场面。台下的记者耐着性子等待当地文化局的领导结束他冗长乏味的发言,那种烦躁的情绪,就连坐在台上的张贤亮也有所感受,偏偏那位副局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准备了一大篇发言稿。半个小时的发言听得台下的记者昏昏欲睡,就连林明阳脸上也出现了不耐烦的表情。

等这位局长发言结束,台下的掌声稀稀疏疏的响了起来,张贤亮接过话筒,只简短的说了两句,就让台下的记者开始自由提问。

“Felix先生,作为影片的编剧,您为什么会把《木乃伊》的续集故事设定在中国而不是其他的地方?”第一个提问的记者最关心的是林明阳剧本创作的初衷。

“相比于世界的其他地方,我对中国的了解可能要更多一些”

“你真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吗?”有一个记者很不客气的站了起来,“我遇到过很多像你一样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的华裔,他们有些人甚至连汉语都不会说”

“你的疑问,让我想起了《庄子?秋水》中他和惠子的对话,刚才那位记者先生的问题,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林明阳随口而出的“引经据典”让台下的记者都傻了眼,“那么我现在就用庄子的话来回答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台下的记者都有些尴尬,一个外国人的中文水平,让他们自己都觉得有些汗颜。在短暂的冷场之后,终于有记者勇敢的站起来,揭过了这个话题。

“作为影片的监制,您为什么会把拍摄地选在这里,而不是中国其他的地方?”

“因为我们的故事和沙漠探险有关,只有这里是最合适的。”

有一个记者站了起来:“您对这个影视基地的观感如何?”

“我记得在影视城的门口,树着一块大大的石碑: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呵呵,上面的话口气还真是不小。就像所有的景点都喜欢吹嘘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彰显其重要性一样,我一开始也以为这就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宣传口号,对于这种伎俩,甚至有些嗤之以鼻。”

“但是,当我从影城里出来的时候,再次经过这个石碑时,却已经认同了这种说法。中国电影正是从红高梁,黄土地开始得到外国同行的认可,而这些电影恰恰都表现了中国西部的沧桑感。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本身就是沧桑和神秘的。我知道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涌现出的大部分的文学作品和作家,都是以描写西部黄土地下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为主的。这故然跟那中国那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有关,但也正是这片贫瘠而坚韧的土地,滋生出了在逆境中更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如果说刚才面对记者的挑衅,林明阳表现出来的是美国骨子里那种高傲,那么现在他又变得谦虚内敛,这更像是一个中国人的性格。这种前后相差很大的态度,让在场的人都啧啧称奇。

“这部影片会邀请中国的影星出演吗?”当有记者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台下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从林明阳口中得到肯定的答复。

林明阳遗憾的摇了摇头:“目前我还没有接到这方面的通知,不过就剧本而言,肯定是需要中国的演员参演的。但这些角色的戏份都不多,所以不考虑邀请中国明星出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