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 (第2/5页)
朱元璋。
朱元璋大怒,一介妇人都敢在大庭广众如此说,还不知徐达在自己府中是如何不满,尤其是徐达手握重兵,功劳巨大,声名远播,朱元璋早就对他不放心了。出于威慑和警告徐达,当天傍晚,朱元璋就下旨以“言语无状”罪赐死张氏。
马秀英得知朱元璋居然为这件事就赐死张氏,一时大惊,随随便便把大臣的老婆杀了,这不是存心让大臣不满吗?外人又会如何看待朱元璋和徐达的君臣关系?然而朱元璋旨意已下,不得更改,她只有请朱元璋不要牵连到张氏的子女,同时下懿旨封赏谢翠娥为一品诰命夫人,继承了张氏之前的一切荣耀。一贬一褒总算平息了外面人对魏国公徐达的猜疑。
当时徐达还在外面征战,回京才知老婆都被朱元璋杀了,了解事情始末,他急忙去皇宫请罪,口称“杀得好”,连张氏的祭奠仪式都没有举办,悄悄下葬。不过听说他为了此事还是卧病在床了几天,也不知是被朱元璋的行为吓住,还是伤感亡妻。
经此一事,朱元璋愈发不轻易相信他人,徐达是他最看重的心腹大将,他的妻子都会如此,万一有人也嫌封赏少了造他的反呢?天下初定,人心不稳,那些手握重权的大将想要推翻他并不是不可能啊。
抱着这样的担心,朱元璋常常想把兵权从那些身经百战的功臣手里收回来。只因北方还没有完全平定,南方也还有余孽作乱,一时不便撤兵,只好一直拖延。然而他始终耿耿于怀,对武将多有猜忌,于是决定修明文治。
这对文官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朱元璋重用文官,他们就有出头之日了,虽然嘴上鄙视那些开国功勋莫不是粗鲁汉子,其实谁心底不羡慕别人公啊候啊的爵位。
说做就做,朱元璋四处征求贤才,派人寻找高人,连为元人效力的官员他都不嫌弃,愿用高官厚禄招揽。有些前朝官员怦然心动,但也有些官员无动于衷。
元朝的行省参政蔡子英,自从元朝灭亡后,就跟着扩廓铁木儿逃到定西。扩廓铁木儿兵败逃跑后,蔡子英四处流亡。朱元璋听说他的大名,命人将他的相貌画下来,在各地寻找。
汤和找到后将他送到京城,朱元璋亲自为他解开枷锁,以礼相待,后来又给他封官。
他却始终不肯接受。一天晚上,他忽然悲痛欲绝,大哭不止。
下人禀告给朱元璋,朱元璋就问他哭的原因。
蔡子英直言不讳地说想起了旧主。
朱元璋知道他很难回心转意,就命人将他送出塞外,让他继续跟随元主。
除蔡子英外,元朝的行省都事伯颜子中也是一位宁死不从的旧臣。伯颜子中曾经守卫赣州,陈友谅攻破赣州后,伯颜子中逃到福建。朱元璋一再招揽,他都不肯前来。后来,布政使沈立本找到他,派人以重金相聘。他不愿为朱元璋效力居然饮鸩而死。
朱元璋为了展现自己的开阔胸襟,依然让人把他好生安葬。
尽管招纳贤士的过程并不尽人意,朱元璋连元朝旧臣都能容纳,以及善待众臣的举动还是让无数文人感动,一时各地文士纷纷前来投靠效力。
第四百二十三章 汤和醉酒后失言
朱元璋考核录用了大批文人,这么多文人一时无处安置,他竟派到各部军中做监军。
但是这些文人平时埋头苦读,根本不通战事,却又自以为是,喜欢指手画脚,军中将领对此极大不满,苦于有拱卫司的监察,众人敢怒不敢言,文武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
马秀英自从和影卫断绝了联系,对外面的事一无所知,偏生有人不愿让她清闲,想要借此事把她引出来。
李善长对胡惟庸说道:“皇上重文轻武,已经引起武将的惶恐。马氏素来和这些武将交好,定然不会冷眼旁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