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 (第3/5页)
皆可免礼,惠妃自当一视同仁。不过刚才皇上在御书房里提起‘特别是惠妃,大着肚子就别东跑西跑的’,惠妃以后可要记住了。”
几个还没离开的妃子顿时笑出声,能来御书房的妃子都是有品级的,地位不比郭惠差多少,她们可不会顾及郭惠的脸面和心情。
郭惠气得满脸通红,呵斥李美人扶她上肩舆,头也不回匆匆离去。
李美人频频回望巍峨的宫殿,她是没有资格在宫中自由行走,这次借郭惠的势才得以来到御书房,可惜还是不能见到朱元璋。
马秀英没有心情度量这些妃嫔的心思,打发走了众妃嫔,她也慢慢离开御书房,途中恰巧遇见奉诏前来的刘基、李善长等人。
第四百八十四章 早闻名今日相见
文武百官即使心急如焚,见了马秀英依然一丝不苟地行礼拜见。
马秀英和蔼地说道:“快起身,不必多礼,皇上在御书房等候诸位大臣。皇上为鄂国公一事悲痛万分,诸位勿使皇上再伤心。”她不能直接告诉外臣朱元璋刚才昏迷的事,又怕这些人莽撞触怒朱元璋,故而好心提点众人。
官员们说道:“多谢皇后娘娘教诲,为皇上分忧是臣子本分。”其实众人都已知道朱元璋昏迷吐血的事,马秀英不提,他们就装作不知道,窥视皇上龙体可是大忌。
“有劳诸位了,”马秀英顿了顿,还是忍不住说道:“烦请诸位不要让皇上太劳累。”
“臣省的。”众臣应诺,匆匆赶往御书房。
唯李善长面色冷淡,微不可查地哼了一声,这不屑的表情转瞬即逝,若非马秀英一直观察着他,几乎就忽略过去。
马秀英双眼微眯,冷冷注视着李善长的背影。她问心无愧,自认对待群臣一视同仁,偏李善长因为张士诚的事心怀芥蒂,不知他究竟有多仇恨自己才会在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流露出厌恶的表情,这个人啊……
“微臣参加皇后娘娘。”
马秀英正在猜想之际,耳边响起一声问安,她收回视线看向面前行礼的人。
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头戴乌纱帽,身着大红袍,补子上绣有飞鱼,应该是个二品的文官。他身高七尺,体型健硕,眼大眉浓,鼻直口方,下巴蓄了一小撮山羊胡须,若不是眼角斜挑带着一丝阴鸷,倒也算是仪表堂堂。
三品以上的官员马秀英几乎都有印象,此人看着有些面生,她不由踌躇道:“这位大人是……”
“微臣胡惟庸。”胡惟庸低着头,态度十分恭敬。
前边的几位官员听见声音,回头相望,有人提议是否要等胡惟庸一同进殿。
“哪有皇上等臣子的道理。”李善长目光闪了闪,催促众人。
于是众人脚步未停,继续前行。
“胡大人快去御书房吧,李大人他们已经去了。”马秀英平静地说着,心中早已掀起波澜。原来此人就是胡惟庸,若不是他自报姓名,马秀英怎么也不会把这个谦卑温和的男子和逊影口中那个残忍暴戾的胡大人联系起来。
文官不比武将,武将多有战事立功,文官则靠政绩累积,所以极少有人能像胡惟庸这般短短三年就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四品太常少卿官拜至二品中书省参知政事,其升迁速度之快令马秀英都为之侧目。
能忍!够狠!是其他人对胡惟庸的评价。他可以在李善长门下默默无声十余年,一旦抓住机会不惜和李善长翻脸,翻脸之后却又能若无其事继续和李善长交好,脸皮之厚无人能敌。他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朝中群臣都成了他的垫脚石,单从处心积虑弹劾杨宪罪行,甚至连杨家几月大的婴儿都不放过就能看出他的酷吏本色和行事手段。
闻名不如见面,匆匆一见,马秀英就发现胡惟庸的成府比李善长还深。他跟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