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 (第1/5页)

显然,狄劭康把好话说在了前面。

''

第五章 大局为重

第五章大局为重

打开话题后,气氛就不那么轻松了。

虽然叶振邦与狄劭康没见过几面,也很少有机会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但是在狄劭康说到正题之前,他就猜到,元首会以大局为重来说服那几个游击队长,以此暂时平息游击队对政治权力的诉求。

问题是,游击队这次没有打算玩太极。

虽然几个年轻的游击队长的政治斗争经验远远比不上狄劭康,也谈不上有多高的政治觉悟,但是这些出生入死的游击队长对战局的了解远超过狄劭康,非常清楚眼前的局势,也就知道,是成是败,就看这一仗了。

打赢了,一切都好说。

打输了,中国将就此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内都没有翻身的可能。

对游击队来说,此时正是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的最好时机。

事实上,这也是最后的机会。

如果不在这个时候把该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不管接下来这一仗的输赢如何,今后都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中**队挫败了美日联军的进攻,守住了北京,战局肯定会在不久之后发生大逆转。再进一步,如果能够在北京保卫战中大量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美国就有可能退出战争。

当然,对中央政府来说也是如此。

打赢了一切都好说,毕竟大势所趋,游击队也不可能对着大势干。问题就在,如果没有能够得到游击队的有力支持,最终打输了,就算保住了政权,今后也得放开游击队,甚至失去了对游击队的控制权。如此一来,在北京保卫战打响之前,必须与游击队搞好关系,争取获得游击队的全力支持。

只不过,作为高层领导,狄劭康看得更远。

在他看来,如果能够用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收获,那才是真正的胜利。所谓“最小的付出”,就是避免在取得胜利之后,出现一股能够与中央政权抗衡的地方力量,而这股力量就是敌后游击队。

受此影响,狄劭康自然会在游击队的权利问题上有所保留。

显然,刘诚志与罗耀武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两人在游击队的权利问题上很少发言,甚至没有发表意见。

特别是对罗耀武来说,限制游击队并不是他的初衷。

作为军事将领,罗耀武非常清楚,如果没有游击队的支持,正规军很难在北京保卫战中取胜,甚至没有打响北京保卫战的机会。从根本目的出发,罗耀武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反对游击队的权利诉求。

事实上,问题就在这里,即游击队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会谈一直持续到天亮,都没能谈出一个可以让双方接受的结果。

狄劭康一再要求游击队以大局为重,以保卫首都为己任,却在游击队的管理问题上坚持以往的主张,即游击队必须听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并且无条件的服从指挥。关键不是在军事指挥上,毕竟在作战问题上,游击队也没有多少转圜余地,必须配合正规军。主要还是游击队在地方的权力,特别是敌后游击区的地位,即在北京保卫战之后,甚至在战略大反攻开始之后,游击区是否会被取消,游击队是否能够参与地方行政工作,以及游击队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组建地方政府。

对于这些问题,狄劭康都没有做出明确答复,只是答应考虑游击队的要求。

毫无疑问,那几个代表了一百多支游击队的游击队长对狄劭康的答复并不满意。

因为大家都很疲惫,加上狄劭康的身体本来就不大好,所以会谈在天亮后结束,按照狄劭康的要求,那几个游击队长留在了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