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 (第3/5页)
讲座的课题由我自己定。我最近有好几个考古课题在做,时间比较紧,原本不准备做太多讲座,但是人大校长再三恳求,盛情难却,不太好拒绝。所以,我今天就抽出点时间来到人大,至于今天讲座的课题我也没有定,同学们想知道可以随便发问。”
闻言,众学生面面相觑。
这时,蔡志康首先举手,问道:“胡安教授,刚刚您走进教室时好像在笑,不知您在笑什么?”
胡安教授笑了笑,说道:“也没什么。只是刚刚听见你说了一句‘邪不胜正’时,我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的一些往事。年轻人嘛,总想搞一些大新闻,总是把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挂在嘴边,做着自以为是的蠢事,这些幼稚的行为我年轻时也做了不少,呵呵。”
“蠢事?”蔡志康不服,“胡安教授,这怎么能说是蠢事?自古邪不胜正,这难道有错吗?”
胡安教授笑道:“邪不胜正,这句话没错,不过,你理解得不对。”
蔡志康追问:“怎么不对了?”
胡安教授扶了扶眼镜,说道:“假设有两方势力进行斗争,一方是正义势力,一方是邪恶势力。在斗争中,如果正义势力战胜了邪恶势力,我们就会说邪不胜正。而在斗争中,如果正义势力败给了邪恶势力,那么最终获胜的邪恶势力则会想办法为自己洗白,宣布自己是代表正义的,而之前的正义势力则是邪恶的。于是,我们又说邪不胜正。”
顿了一下,胡安教授继续说道,“所谓‘邪不胜正’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何为正,何为邪,从来都是说不清的。这个世界的真理也从来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世界比你们想象得还要大,它的可能性也比你想象得要广阔。如果你们立志发现世界的真相,那么就要先学会独立的思考,学会不断扩展自己的想象力却探索未知的领域,而不是人云亦云,坐井观天。”
“无论是书本上内容,还是教科书里知识,都未必是对的。无论是权威人士的话,还是顶级专家的言论,都不代表真理。做学问,就要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要不迷信权威,怀疑精神是做学问最宝贵的素养。当你把一个结论当成真理时,你就注定会离真理越来越远。”
“三年前,我第一次提出《射雕英雄传》和史前文明的关系时,学术界许多老顽固曾经嗤之以鼻,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实际上,这个假说是对是错,根本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这种发散的创造性思维。”
“有些老顽固一听到稍微超出他们理解范畴的东西,就会急于进行批判,加以否定,以彰显自己的权威。殊不知,当他们习惯性地进行批判时,已经固步自封,永远停留在原地,无法再更进一步。像这样的人,我们华夏国还有许多。当发现一个问题时,他们宁愿找1000种理由来批判,也不愿意试着找1种新的思路来求证。习惯性的批判,只能原地踏步,而大胆地假设则可能让人不断打开全新的世界。”
“敢于提出新奇的问题的人是一流的人才,能够解决新奇问题的人是二流人才,至于习惯性批判的老顽固,则是社会发展的阻力。”
望向班里的学生,胡安教授道,“同学们,你们是华夏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华夏个民族眼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要度过这个劫难,我们最需要的不止是团结,也不止是一腔热情,而是创造力!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国度,即使人口再多,终究是走不远的。想象力才是第一生产力,只能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只能爆发出最强盛的创造力,这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源。”
“在800多年前,我们的民族出现了一名叫马行空的旷世之才,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华夏民族的千年文明埋下了种子。华夏国能诞生马行空这样的奇才,说明我们是一个有创造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