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5页)
“跳槽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更快找到自己正确的职业定位。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谁会不敬业?”对于社会上的“80年代出生的人最不敬业”的说法,大多数80后都表示反对。
23岁的张莹2008年大学毕业,目前在一家外资传媒公司做网站编辑。周一凌晨2点,刚刚修改完本周节目文稿的张莹又收到了记者刚刚发来的新资讯,这意味着自己的工作又要做调整,加班还要继续。由于公司组建不久,张莹的工作量很大,加班至深夜是家常便饭,经常一个星期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然而这份工作已是她毕业两年来换的第六份工作了。
张莹目前这份工作每个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有四险一金,待遇还是很好的,但她已经开始寻找下一份工作了。因为对张莹来说,自己对目前的工作完全可以胜任,需要相应的回报,而目前在公司的上升空间不大,没有什么前途,需要及时跳槽了。
大多数80后都刚刚走进职场,在他们看来,“敬业”指的是“敬重职业技能”,和老一辈人讲究的“以厂为家”“以单位为家”并不是一个概念。80后更期望实现的不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频繁跳槽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踏实
50年代的人认为做小生意就等于投机倒把,踏踏实实捧个“铁饭碗”才是最理智的选择,而80年代的人大多认为“宁可当一年赚5万的小老板,也不做年薪50万的打工仔。”因此很多80后都放弃了踏实的工作,选择去创业。
追求自我、标榜个性使得80后们成为自主创业的主力,他们普遍对自己充满信心。良好的专业素养,加上年轻人独到的眼光和十足的干劲,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放弃了好的工作,转而经营自己喜欢的“一亩三分地”。他们有的选择网上开店、有的经营饭店、有的卖特色小饰品,还有开图文设计和小型的软件公司。有些店的生意越做越大,还开设了分店。当然,也有一些店由于各种原因被迫关张,而大多数则一笑置之,“权当是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吧。”
80后不安于现状,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其实更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80后的消费观与上一代人区别很大:手机频繁更替;新兴电子产品一个都不少;对名牌服装、化妆品如数家珍;不惜为了购买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花掉一个月工资。在商场、超市一浪高过一浪的打折狂潮中,年轻的80后们正逐渐成为购物的生力军。这些行为在年长的人看来很难以理解,因此也给80后冠上了“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的帽子。
但是80后却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青春很短暂,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如果光把钱攒着,到老了还能不能打扮出年轻时的样子,还会不会有享受的机会?其实这也是两代人不同生活方式的表现,不能说谁对谁错。
似乎“批评精神”代代相传。上一代人批评80后,首先是因为他们看不惯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的某些特点与做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上一代人的价值标准去要求、评价下一代人,就像我们当年不愿接受父辈以他们的标准要求我们一样。另外,不能简单地以同一种眼光去看待所有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不能将一些人的特征扣在整个一代人的头上。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下一代肯定有许多与上一代不同的地方,而这正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不管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并将引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
《80后出师表》
2009年,网上流传了一则文言生活打油小品,名为《80后的出师表》,让人读后又想笑又想哭。这则黑色幽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