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4/5页)

一句;模仿着陆明先前口气;同样的意味深长。

再简单的说;就是虽资本社会胜过封建社会;可是房地产才是最稳固的行业;别的行业;可有三代公司传承?

万中无一罢;公司气运;基本上都是十几年兴衰。

陆明却没意识到这点调侃;他脸上神情变换不定;一点星火瞬间引起灵光喷薄的许多启发;完全没空多想别着。

良久后喟然一叹:“这法真是闻所未闻;听起来却又很有道理;都是你自己想出来?”

叶青心下一松;知被这种新意吸引而没有起疑;当下说着:“是的;只是无奈之下的苦思冥想出来的丁点浅见。

“这不浅了;解元这法……这是直接开辟新基;以这万亩虚格移花接木;一旦有机会就可真正扎下根基……不过这还是要几代人时间”陆明终究是同进士;道理通达;思维敏锐;想透彻之后;一语就道破了玄机。

幸大劫来临前的风雨还没降到郡县层次;陆明只当这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是叶青为叶家未来绸缪根基;否则以这种七窍通透之心;恐怕还真会联想到“此子暗藏不轨之心”。

叶青暗自捏了一把汗;当下还是低头;装作恭谨不言。

陆明赞叹了几句;再看叶青时目光又不同;纵观青史中无数英才;能读出书中道理已不易;而能在实践中探索出道理更是难得。

“单以这点;此子将来就绝非一个举人位格所能容纳”

心中起了些念头;又善意劝说:“叶家既有新酒席卷之势;又有解元居中镇压;这法成功机会极大;但现在相比实田还有风险;解元何不等些时日;一举高中同进士;自什么风险都没有;三代内必能稳稳升格为郡望。”

“明府此言大善。”叶青诚恳地谢了;知道这是踏实忠言;却也是此法耗时太长的弊端;大劫之下若非预知会转化上品福地;自己头一个就会否决购买;不得不苦笑着模糊解释:“可青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能走到这地步;不知身负着多少寄托;哪里敢耽搁?”

陆明瞅了他一阵;看出心意坚决;也不再劝;却是抚掌一笑:“解元既有此心;又是带动本县经济的产业;我也不会压着。”

“陆某出知本县;总不是为了区区百两月俸和二百八十石禄米;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我县也正是急需要银钱时;若能在月底前上交三十万两田资;这恶地就归你叶家;这万亩田情况特殊;又有先例可循;我自会对上面解释

这话说得很漂亮;听得很顺耳;明知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就前世来看;这陆知县绝不是好说话之人说;可一是自己前途无量;二是三十万两政治献金相应的交换待遇;才得以成事。

叶青听了大喜;起来长身一拜。

“就按此诺;叶青拜谢明府大人大力支持”叶青十分清楚;这至少节省出几年的福地建设时间;为自己在大劫下取得先机;单论这点就值得挽救这人仕途:“滴水之恩;叶青必不忘怀;他日若得成江湖;必涌泉相报”

陆明本来当作客气话;但见叶青神色肃穆认真;心中不由一动;赶紧扶起来:“解元公有心了。”

时值正午;阳光从南窗照射进来;淡金色光柱;空气中细小的尘埃浮现。

两人执手相视一笑;态度隐隐又亲近了一层。

被挽留了午宴;设在后院里的古树荫下;宴上陆明甚至请得随任的妻子云氏出来见了面;是个温婉素雅的女子;行止风华;有着大家气度。

叶青装作初见的样子恭谨地叫着嫂子;其实早就见过她;前世机缘巧合之下还很熟悉;甚至清楚这家还有个不错的女儿;只是这时还不可能见得。

就连这云氏见过一面后;又盈盈转回内室;究不是真正的通家之好;不可能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