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3/4页)
的,怎么可能没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呢?就算是栽种失败,那政府给予的栽种补贴也够辛苦费了不是?”
“也是,在不要紧的地儿上种麻风树还得补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要是种出了青山绿水出来,就算是毫无经济效益,那也着实不错了。”
第九十九章 生死不离
ps:感冒休息了一天已有好转,今日状态还是不怎么好,但还是发上一章上来感谢不更期间也投票票给小子的兄弟,泪奔致谢之余,决定明日用九十九章的续和第一百章,当然也就是第一卷的最后一章来致谢,12月2日正式开始第二卷,真诚感谢各位始终支持着大国的朋友,但愿我的鼻涕不影响到各位的心情,也愿所有的人都健健康康阖家欢乐。
“我无法预料情况会有多糟糕,但我所坚信的是我们将竭尽所能,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紧密团结起来,一同度过这前所未有的世纪大灾难……”
很多人并不知道海原有座西安古城,一座历经了数千年历史风雨的悠久城池,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灿烂辉煌与没落,然而却没能预料到自己遭致的世纪浩劫,但它美好的过去还是值得回味的。
西夏历史上有一座叫南都的古城,说的便是西安州,当然也就是如今自治区甘肃省中卫市海原县县城西北部的西安古城。这个诞生了西夏崇宗的皇妃和海原历史上西夏第一个宰相的地方,它建于公元1099年,宋朝军队占领该地后便大兴修建城池,西夏政权统治此地后加大了施工规模,古城边长近千米,周长有4。6公里之长,最高8米的土石夯实城墙中,还有明化四年巡抚马文华在城中修筑的一道墙,从此将此称化为南北二城,世人称之为“日”字城。
吟出传承千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诗句的范仲淹,他一直有一个平定西夏的梦想,他指挥着宋朝大军的精锐部队在原州和海原的西夏展开拉锯战,西夏军队正是凭借着西安州这一坚实的后盾,利用一场水川战役一举击溃了范仲淹的美梦,从此让宋代名臣范仲淹命运斗转直下,“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绝唱正是由此战失利而生。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号令全国修路,所筑之路必须广五十步也就是83。3米,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作为历史名城的西安州自然是大道途经之地,海原的古道在汉代扩建为车马大道,也就是可使数万马兵和步兵、数千辆军车畅通无阻。走过这条大道的名人不计其数,有汉武帝仗剑六出萧关接见月氏国使节的驿站,有天骄成吉思汗西征的行宫,有西夏王李元昊的避暑胜地——天都山山庄……总之,西出阳关,东进长安,都脱离不开海原这条大路。
丝绸之路从汉代延续到唐代,丝绸之路的东段发展为南、中、北三线。南线沿渭河流域行进,中线越六盘山至兰州进入河西走廊,北线越六盘山到达固原三营,再分为两路,经平夏城入石门关、出海原红羊向西,另一路则通过汉萧关的萧关古道往西而行,是西安到凉州通西域的一条平坦通途。
如此战略意义重大自然备受重视,干盐池是西夏王朝最大的军马繁殖场,西安州又是西夏王朝最大的粮仓,西夏王朝借用车马大道,又将军事指挥中心设在西安州。它是背靠天都山,面临园子河,依山傍水可谓善攻易守。
“万顷田荒稼穑功,尘扬紫陌起凄风。渔樵不到山溪寂,鸡犬不闻里巷空。谁惜柳非前度碧,可怜花是旧时红。何当再睹蕃昌会,扑地闾阎乐利同。”朱美燮的《过西安州》见证了西安州的明代时期的兴盛与没落,事实上蒙古和西夏的战争已经让西安州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即便后来的元代豫王在此建都,也没能将这座城市从没落的命运中拉扯出来。
当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不断碾压着昨日的过去迎来新的时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