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3/4页)
是利用酒赚钱,也不是要让全民饮酒其乐融融,而是为了强身健体。
药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或补品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药和补品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久病多虚,这个论点,在原始社会来得更加真实。原始人,都是不注重卫生,也不懂得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如果有一种饮品,能让人喝了助兴,还顺便改善了体质,何乐而不为呢?
病深日久的慢性疾病,往往导致人体气、血、阴、阳的亏损,而其形成皆非一时一日,其治疗恢复也就难以朝夕建功,一蹴而就,一般都需要一个过程。各种慢性虚损疾病,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经脉涩滞,治疗时常需佐以活血通络之药物以增强疗效。而补益药酒主要配伍具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的滋补药食,故更有益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人身气血,贵在通调。
药材林修不精通,但若是补品,在原始社会里简直不要太多!
什么虎鞭、熊掌、鹿茸、蛇胆,人参、灵芝,简直是像二十一世纪里的青菜一样常见,而且绝对是纯天然无污染。
泡药酒谁不会?
只要族人能长期饮用这种大补的药酒,在体质上就已经领先一步了。
这时,原本那些林修已经判定为必死无疑的商人,竟然安全地回来了!
林修去问是怎么回事,却得到了合情合理的答案。他们根本就没有穿过死亡森林,而是另外找到了一条路通往海边,那里安全得很,几乎没有什么野兽。
有前途!
林修看着这么多海水,再联想到自己要酿酒,都必须一种物品,容器。
制陶,这个工艺的诞生必定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比如有了碗,加上筷子,那么就和野兽的进食完全不同了。而有了容器装东西,人们也不用担心食物和水经常会受到一些昆虫细菌的侵入。
先寻找一些质地比较好的泥土,然后用手来搓成泥条,再用泥条组成胚体,最后用火来烧硬成型。
在制作陶器之前,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挖陶土拿到受光处晒干,然后把陶土捣碎,用细孔竹筛筛陶土三至四遍,余下的粗陶土再捣碎。一系列工作做好,开始和泥制作。
在工作台上铺一块布,用泥搞成薄饼状做器底,尔后把饼状器底,移到一个倒扣的竹筛上,用尖竹子刮器底为圆饼状,把边角料去掉,然后把事先和好的陶泥搓成直径约2厘米,长约50厘米的泥条,双手持泥条将泥条置于器底之上,用手把器底和器壁捏连在一起,如此一圈一圈向上加泥条,泥圈结合处用手紧捏使之紧密结合。
到达泥坯所需高度之后,一手扶器内壁,用尖竹子刮平器外壁,沾水把器壁搞湿,一手扶器内壁,一手用木拍往上拍打器外壁,使其又高又平,用一根麻线割平器顶,搓一根泥条放在器物上面搞口沿,接口处放一点水,泥圈结合处用手紧捏使之紧密结合。
一手扶器外壁,一手用贝壳刮器内壁,沾一点水,用贝壳的背面抛光器内壁,同时也把器外壁搞往外鼓,再搓一根泥条放在器底于器壁之间,用手紧捏使之紧密结合,用沾水的手抹器内壁光滑,一件陶盆陶坯便做成。
林修这几天就彻底变成了泥人,因为这制陶还挺好玩的,你想把它弄成什么样,就能弄成什么样。
借此,洗脸盆、澡盆,也都被林修一股脑地做了出来。
有了锅,也不用总是吃烧烤食物了,甚至可以来个牛肉炖土豆,时不时煲个鸡汤。啊,不对,鸡的营养哪比得上某些野生动物。
比如林修就已经爱上了蛇肉汤,那真叫一个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