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3/4页)
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这些大臣有的贵为一品大员,但跟左丰相比仍然是个马而已,现在左丰死了,群臣一下子有恃无恐了,献帝见状当场吓坏了,关羽接着劝道:“陛下!左丰虽然已死然其罪过却不应宽恕当没收其所有非法所得归国库!”
献帝闻后战战兢兢道:“准奏!左丰已死人死如灯灭我看清理太监之事就算了吧!”
“此事绝不可就这样算了,鉴于陛下需要太监服侍,臣建议精简宫廷太监的人数,仅仅保留必要的一些人等其余全部解散!”关羽拱手荐道。
献帝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翘了,不管减下去多少人只要还保留这个人等就行,毕竟要比铲除这一职位要强太多,献帝当即应允道:“好!好!就依关将军!”
这就样整个朝会历经几个波折最终达成了一致,虽然过程有些艰苦但献帝基本上答应了关羽的请求,而关羽也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收获颇丰:自己荣升了丞相,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有了丞相之职就可以总揽全部政务了,这丞相一职一般都是实职,不似司徒、太尉这些一品虚职,关羽因为兵权在握所以担当丞相一职自然不虚,这样一来关羽便可以大权在握了,以自己的权力推进改革,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关羽还以此为契机将自己的心腹之人全部推到了政位之上,让这些人顺理成章拥有了爵位,关羽还以此为契机将那些不听话的对立面全部拿下,基本上达到了精兵简政的目的,现在朝纲之上基本上都是拥护关羽的人了,排除了对立面,日后免生祸端,以免自己外出征战而担心后方不稳。。。。。。。。。。。。。。。。。。。。。。。。
关羽这个**丝出身的人物曾经的一介布衣,在年仅33岁的时候就荣登了丞相之职,这是多么了不起啊!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丞相这是一品大员中的实职,总揽政务大权在握,国家社稷于一身的人物,丞相协助皇上处理政务。统帅百官,权力十分了得,而此时的献帝不能理事,全部政务皆由关羽掌控。关羽俨然就是丞相中的丞相。权力基本上比献帝还要厉害,而且坐拥军权。自己实际上就成了真正的主宰者,关羽从这时起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领袖了,不再惟命是从不再寄人篱下,而这一切却是来的如此之快又顺理成章。关羽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出道十余年终于达到了权力的巅峰,荣耀至极,位极人臣,其实从这时起他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王”了,至于献帝那就是个摆设而已,自己可以听他的也可以不听他的。但他凡事都尊重这个孩子给他足够的面子征求他的意见不像董卓那么霸道专横。
担当丞相之职是关羽人生的一个重大转变,也可以说是他的一个华丽转身,他从一个单纯的军事首领一步跨入了政界的巅峰,成为了政界的老大统领朝政分管百官。而关羽之前根本没有担任政界官员的经历就是连最小的县令都没有做过,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一切都是从新开始从头进行,他既是学生又是师长,但是关羽有的是先见之明和知识还有治军的很多经验为他担任丞相一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的时候关羽学过管理学尤其是行政管理略懂经济,重生之后关羽还读了不少书,历代的史书还有一些儒学经典这也为他担当丞相一职奠定了基础,关羽担当军事将领的时候注重人才选拨培养这也为他担当丞相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要做好这个事情,关羽深感自己还需要不断历练,但此时的他在政治上经历颇多,政治上已经相当成熟了。
作为一个统帅担当丞相一职,关羽深感自己肩上的重担之大,从微观直接步入宏观,他需要掌管的事情很多很多,国家财政收支是重中之重,还要发展农业经济尤其是水利工程,还要制定各种发展的规划和计划,审批各地报上来的折子,批阅奏章这是常事,关羽还要主抓人事,除此之外涉及到民族外交祭祀礼仪的事情他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