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部分 (第1/5页)
一夜急行无语,二十八日午前,便赶到安吉与长兴之间的梅溪渡,大军停在梅溪口休整。早年林缚入梅溪湖,曾与暗投奢家的舒家军在此作战。
梅溪湖是湖州中部最大的湖泊,与太湖相接的梅溪,最窄处也阔达百丈。
驿道延伸到这里,曾有座九孔石桥相接两岸,早年垮塌之后,就一直用渡船过河。
不过张季恒早先率部进驻长兴后,早在这里构造好两座浮桥,唐复观也早早赶在日出之时渡过梅溪,此时应停在四十里外休整。
算着时间,唐复观所部一夜稍多些时间,竟然急行了一百三四十里路,这速度当真叫人吓掉门牙。要不是此时太阳升起、气温回暖,午后将路烂难行,唐复观所部不得不停来休息,不然今夜就能进入溧阳。
陈华文忍不住会想,要是孟义山率杭湖军残部还坚守在溧阳,淮东军的行进会不会这么迅猛如雷?
江宁当前的形势,即使不是全部由淮东一手促成,也必然有淮东的功劳在内。
当然,溧阳未下之前,浙闽军在溧阳、广德一线有兵马愈五万众,团在一起,远不如此时散开来叫淮东军有机可趁。便是浙闽军左翼主动出击,将急行疲累的唐复观所部缠住,也没有足够歼灭的时间,但换了浙闽军左翼、中路都在溧阳、广德一线,唐复观所部这么走法,就保不住会出大问题。
林缚到梅溪口后,接到的信报是二十六日从江宁传出来的。
已确定二十六日浙闽军右翼、中路兵马都在往江宁聚集,而淮东水营受于江中淤滩、逆风、逆流,行速甚慢,才进入秣陵境内。好在浙闽军也没有条件强攻狱岛,而高宗庭等人率部已经完整接管皇城。
大军停在梅溪渡休整,林缚一方面等待江宁方向进一步的详情情况,一方面等候前方周普、唐复观所部有无浙闽军左翼主动出来接战的消息传来。
午后时,从太湖方向驶来三艘战船,船桅悬挂粟品孝的将旗——这边得信,林缚便亲自到渡口相迎,宋浮、陈华文等人随行,看到除了粟品孝之外,大哥陈华章也站在船头。
陈华文这一刻晓得,陈家是没有其他选择了,大哥也赶过来迎新主了。真拖到淮东军收复江宁城再做选择,陈家未必能有好果子吃。G
【……第119章 行军 文字更新最快……】@!!
第120章 主臣
粟品孝、陈华章登岸,纳头便拜,嘴里呼道:“草民粟品孝、陈华章,叩见彭城郡公……”这当下所行的是主臣之礼。
陈华文心里一惊,心想大哥在光天广化之下就行主臣之礼,明明白白的认林缚为主公,日后想抵赖都不成,这开弓出去就没有回头箭了,但转念琢磨粟品孝的自称,也觉得大哥实在是没有选择。
粟品孝本是御前杭湖军副将、杭湖军水军统制,白淖军虽残,但还留下相当数量的兵力进入太湖。此时粟品孝不称将职、自称草民,自然也是原意接受淮东对白淖军的收编。
粟品孝投附淮东,但所部保持独立,不完全纳入淮东军司,那陈家也能跟着与淮东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眼下是白淖军残部完全接受淮东的收编,海虞军还能要求保持独立吗?陈家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
难道等淮东兵马彻底占据江宁之后吗?
陈华文看到再没有其他大族代表随大哥过来乘船过来,便是湖州的官绅对淮东兵马过境也是敷衍应付,就知道绝大部分人还看不清楚形势。
此时已经不是林缚促然崛起之时,林缚在淮东的根基已厚,浙东、闽东、徐泗等地,也都划入淮东势力,淮东即使这时候强占下江南之地进行消化,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真等到林缚进入江宁城,那时候再屈于形势而投附者,付出的牺牲绝对比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