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断头使 (第1/4页)

当朱常瀛再次驾临防城时,待遇同上一次不一样了。

上一次仅有一些地方官员,士绅零星几个。但这一次,就差不多整个廉州府士绅都来了。

那个热闹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舞龙戏狮,恨不得将朱常瀛的牌位供起来,立生祠。就也没有别的,剿灭匪患、收复失土、再入安南三百里,功劳小小,不值一提。

廉州府稳了,甚至隔壁的广西边患都减少了许多,以至于派人来问到底什么情况。

同样是士绅,朱常瀛就发现廉州府士绅同福建,珠江口士绅是不一样的,土里土气跟不上潮流只是外表,拥护我大明那是真可爱。猪宰了十几头,鸡鸭鹅只管吃饱,就哪像福建的士绅,收点税跟刨他家祖坟一样。

太平岁月无忠臣,动乱纷争显忠良。

这要多谢十万大山里的峒蛮,无组织无纪律没文化又是穷鬼,实在是把边疆士绅坑害的苦不堪言。大明好与不好,那也是要对比着来看的。

饭要吃,但钱还是要给。

这廉州府已经足够穷了,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粮,朱常瀛都不好意思搜刮。

这一次,朱常瀛没有急着赶路,而是放松身心,多呆了几日,接见官员士绅,尤其是僮峒族群首领,举杯邀饮,又给府学,县学捐款捐书,跑去孔庙祭礼,斥资修建两座石桥,整修防城港口......

所作所为,皆是我大明士绅的政治正确,体现我圣人门徒的优良价值观,诸般事迹足以写入县志府志。

好吧,老朱家人的钱不是那么容易拿的,朱常瀛当然有其目的。

宴请士绅,是为从他们手中购粮,保证下龙湾补给。

邀请僮峒,是为了征夫。廉州这地方汉民本就有限,不能再祸害了,但山里的土司多啊,都是大奴隶主。这奴隶,平时是劳力,灾年则是口粮,有事没事被杀一批祭祀先祖,不够用了就从其他人手里抢......

汉民见怪不怪,官府巴不得他们内斗,只要不出山来闹腾就成。

这样是不对的,我大明帝国的繁荣昌盛需要所有人贡献一份力量。

朱常瀛警告这些土司,随意杀奴也不行,太过残暴,有损大明皇帝陛下仁德。不过可以卖,卖给瀛州,有多少收多少,男女不限,年老勿扰。

至于到手的奴隶如何处理,朱常瀛从岑大寿那里找到了答案,奴兵!

不要以为奴隶制下就没有强兵,那是不对的,奥斯曼的奴隶兵比例相当之大,数量令人咂舌。朱常瀛觉着也可以尝试一下,同买来的奴隶签订契约,以买卖价格为本金,额外加点利息,什么时候偿清债务什么时候放归自由。这个时间段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以正常服役四年获得自由比较适宜。此外,军功累进,还可提前获得自由甚至晋升。

是否可行,朱常瀛也不敢确定,不过不妨先在防城搞个试点,慢慢摸索着来。

当朱常瀛若无其事的向僮峒首领提出购买奴隶的要求时,这些人都惊呆了,想不明白堂堂大明皇子要这些与猪牛同吃同睡的玩意干啥,宰了吃肉么?

是的,真·奴隶制下的奴隶就是这么的惨,被关在竹栏里,与猪狗同吃同睡,越是深入山区,这样的情况就越多。

每当看到这些奴隶,朱常瀛就会生出一种念头,有些人活着,其实还不如早点死。

此类行为也是最为汉民诟病,视其为蛮夷的因由之一。

情况在缓慢改变着,逐渐汉化,因为汉民大地主更喜欢佃农,其过程往往伴随着冲突战争,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与其打打杀杀,不如做些生意,或许汉化的还能快些。然而却不能将实情告诉这些首领。

给奴隶自由,即便仅仅是希望,也是对奴隶主莫大羞辱与挑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