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4/5页)

过一站式打包服务,但他有公司的支持,这些都不是问题。

墨菲也点了点头,这正是他的意思。

他是个导演,不是专职的制作人,拍摄《电锯惊魂》负责这两方面的工作,已经感觉力不从心,一个出色的导演需要专注,而不是在乱七八糟的杂事上面分心,CAA的打包服务恰好能帮他解决这些麻烦。

确实,CAA的一站式服务抽成很让人头疼,但墨菲手中资金不足,不准备再自我投资,CAA的抽成与他的利益没有直接冲突。

最为重要的是,这种服务能切实有效的帮助他这种起步阶段的导演。

从上一部影片比尔罗西斯为剧组提供大范围服务开始,墨菲就专门研究了CAA的这种经营策略,发现只要条件合适的话,它的弊端远远小于自己所能获得的收益。

众所周知,制片公司很多项目依赖明星,但是明星需要好作品,好的作品需要去精心发掘。

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CAA和纽约文学经纪形成合作,对方帮助找到好故事,之后CAA雇佣名牌编剧把故事写成剧本,以此找来明星和导演等等;再用这个组合包去和制片厂谈判。

好莱坞制片厂,尤其是中等规模的制作公司,非常喜欢这种省时省力运营模式,于是制片厂花大价钱买下这个组合包。

CAA从而一下子代表了这个包里的所有明星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而不是单独的某个人。

另外,娱乐经纪圈子老的习惯是个人对个人,CAA的做法是一个团队服务一个人,就像为墨菲提供的服务。

在这方面,CAA的核心逻辑是等客户足够多,就可以逆转身份,从一直以来的买方变成卖方。

像当初的传媒行业的进入门槛可谓非常非常高,如果没有关系,根本没法做事情,当手里客户足够多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包组合,从而倒逼那些把控门槛节点的人。

研究过这些之后,墨菲也不得不承认,这是非常高明和天才的经营策略,改变了整个娱乐经纪行业。

当然,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哪怕CAA也不例外。

CAA开始的5年时间只能专注电视领域,没有电影、音乐等,后来从电视转到电影,也是从零起步。

他们把创意和信息聚合在一起,介绍客户互相认识,介绍客户给不是客户的人认识。本来是不应该签同属一个属性的艺人,比如CAA旗下的罗伯特德尼罗和阿尔帕西诺,但是CAA认为这些人聚在一起更好,知道彼此都在做什么。

另外,CAA创建了一个部门是专门找创意的,比如从新闻标题里挖掘故事。

还有,CAA的每一个经纪人都要在公司之外做事情,比如到学校社区里找灵感,时时刻刻要给客户创造产品。

这间公司能发展成为娱乐经纪界的霸主般的存在绝对不是偶然,它的很多策略都切实符合市场的需要。

比如现在的墨菲,如果他单独作战的话,即便是有《电锯惊魂》的票房数字作为资历,想要拉到足够的投资,仍然需要一家公司接一家公司的去跑,去阐述自己的剧组创意,说明可能的市场潜力,甚至费劲力气与投资方拉好关系……

这些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影响到他导演方面的工作。

又跟比尔罗西斯谈了些这方面的相关事宜,墨菲看了看时间,准备告辞离开。

“墨菲,”比尔罗西斯最后提醒,“别忘了,完成剧本后,还要有计划书。”

“我知道的。”墨菲点了点头。

剧本和项目计划书是必不可少的,总不能让CAA跑到一家制作公司,空口白话的告诉他们,旗下导演有一个项目正在准备,然后再拉投资吧?

传说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