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随案的两款设计和一号方案一样,也是一大一小两个吨位。其中小型舰的设计吨位为排水量6000吨,大型舰为10000吨。设计航速为18节,比当时各国的战列舰快了2-3节左右,不过英国正在建造的君权级战列舰在强压通风下也已经达到接近18节的最高速度。只是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到德国的海军界。

速度方面总的来说还算差强人意,最让威廉不能淡定的是,这两款军舰的炮塔和装甲的设计竟然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准。炮塔是开放式的双联装炮廓炮,和当年伏尔铿船厂为清国建造的“定远”舰一般无二;装甲设计则又和稍后为清国建造的“经远”舰、“来远”舰相差不大,仅仅露出水面一米多,完全是20年前曾流行过的“甲带巡洋舰”的翻版。

这都速射炮为王的时代了,这种设计不是找着自残吗?

不过威廉没有说什么,他继续看第三个方案,心中默默祈祷,让上帝给我一个奇迹吧。

第四十七章 詹姆斯案

第一个超高速穹甲巡洋舰方案是以霍尔特为代表的一批军官所提出的,他们认为只有尽可能避免和敌舰交火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己方具备更长久的战略威慑力。

在一个辽阔的海域内,只要存在哪怕一艘军舰,对方在该海域内的商船便不得不全部窝港,这便是破交舰的价值所在。

对此观点,包括亨特里克在内的另一批海军高层则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德国缺乏海外基地,军舰如果长时间在海上航行而无法保养,航速必然下降,2节的优势很容易被抹平。一旦丧失了速度优势,那么这种要火力没火力,要防御没防御的穹甲巡洋舰就会成为一只软柿子,任凭对方拿捏。

相比穹甲巡洋舰虚弱的火力和防御,装甲巡洋舰不仅防御更强而且火力也要强悍很多,不过由于无法逃避敌方穹甲巡洋舰的追击,因此单艘装甲巡洋舰想要长期保持战略威慑力比穹甲巡洋舰更为困难。

但是,如果数量超过十艘甚至二十艘那就大不一样了。

足够数量的装巡可以沉重打击对手的穹甲巡洋舰,而由于造价上的巨大差距,对手很难拥有和己方装巡同等数量的战列舰。

应该说亨特里克一派的思路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在军舰的具体设计上海军局的设计师们太缺乏创新意识和想象力了。

作为帝国海军的造船总监,亨特里克要对本次提交的方案负直接责任,所以平时工作中也格外上心。

两个月前,亨特里克在访问伏尔铿船厂的时候偶遇了船厂总工程师老哈克的儿子詹姆斯。詹姆斯此前长期在英国学习和工作,他师从前皇家海军首席设计师里德爵士,在伦敦著名的造船厂泰晤士铁厂供职长达10年之久,期间参与设计了多条巡洋舰和铁甲舰,其中也包括皇家海军在1880年代中期下水的奥兰多级甲带巡洋舰。(甲带巡洋舰也称为被甲巡洋舰,和装甲巡洋舰相比,其水线装甲高度较低,只能保护水线附近的部位,属于重点防护类型。)

亨特里克对于年仅30岁的詹姆斯在军舰设计方面表现出的丰富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十分欣赏,再加上詹姆斯长期在英国工作,能接触到最前沿的造船技术和设计思想。因此,亨特里克提出希望詹姆斯能够帮助他设计一款价格低廉的海上袭击舰,作为他设想的装甲巡洋舰队的补充。

因为即便是排水量6000吨左右装甲巡洋舰,其造价也高达1000万帝国马克(马克和英镑汇率近似20:1),而且日常维护和保养的费用也不逊于战列舰的水平。

亨特里克希望设计一款价格在20万英镑左右小型舰,使其既能成为大型装巡的僚舰,同时也能单独执行破交作战任务。

刚刚受聘成为德国第六大造船厂,位于汉堡的霍尔瓦特船厂总工程师的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