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2/4页)

时间,法国的各类报纸上都充斥着反对沙皇**俄和支持

波兰独立的言论。与此同时,大批流亡巴黎的俄国“进步人士”也从德国情报人员那里获得了不菲的经费,隔三差五的进行游行和集会,以告诫法国人,**制度下的俄国人民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痛苦,沙皇治下的官僚主义是多么的惨无人道。同时,他们作为俄国人对于波兰的同情和支持就更加让法国人感到正义货公理依然是世间的最高准则。

不过,和谐社会下总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法国的极短右翼政党,人民阵线就坚决要求政府立刻对德国宣战,利用德俄交战的机会,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

不过,该党仅仅闹腾了三天便彻底哑火了,原因是一帮波兰移民把该党主席的院子包围了,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围困和滋扰,再加上众多媒体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对其狂轰滥炸,于是人民阵线党不得不选择妥协。

虽然下面闹得有声有色,不过法国政府和军方早就有了严密的计划,诚如吉尔斯所说,此刻对于法国人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一旦错过可能就再也找不回来。所以,法**方已经暗中进行了部分动员,并计划一旦俄国在波兰取得某些战果,法国就会宣布总动员,对德宣战。

不过眼下汹涌的民意和媒体也让总理弗雷西内有些揪心,出兵倒是简单,如果胜利他还会成为法国的救世主和民族英雄,但是如果失败了呢?估计他的政治生命也就到头了。

在法国人耐心等待的同时,日本却已经按捺不住了。

按照《德日密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俄国攻击,并对俄宣战,则另一方亦应对俄宣战。这和《再保险条约》如出一辙,都是一纸防御性条约,不同的是德国和日本相隔十万八千里,所什么都不会直接动刀子的,所以《德日密约》可以看作一纸真正的盟约。

相反,《再保险条约》重点陈述了对法国和奥国的情况,却并没有对“德国直接对俄作战,或者俄国直接对德作战”有任何约束,当然在签约的双方看来,两国之间的战争还是很遥远的,不过威廉却恰恰利用了条约最容易忽视的部分,钻了一个空子,德国先对俄宣战,之后波兰和奥国才正式宣战。这一安排让俄国人被打了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埋怨自己“所托非人”。

日本公使青木周藏面对突然发生的事件,感到十分奇怪,心中也在暗暗思忖,莫非自己被德国人欺骗了?倘若德国事先已经计划好对俄作战,那么日本就算不和德国接触,那么俄国也很可能因为战争失败而放弃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看来自己和日本政府都有些心急了,如果晚上一两周,说不定《德日密约》的条件对日本会更加有利,比如德国增加在日本的投资和提供廉价贷款等等。

不过《德日密约》总体上来看,对日本是有利的,因此被耍的念头在青木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征求了国内外务省的意见后,迅速前往外交部拜见了赫伯特。毕竟,虽然《德日密约》是一纸防御性条约,日本有权力保持中立,但毕竟德俄已经开战,日本还是需要表示一下对盟友的关心的。

“感谢贵国政府的好意,目前阶段日本按照贵我两国的条约宣布中立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对于青木的殷切的询问,赫伯特的饱含感激的说道。

“那就好,作为贵国的盟邦,如果贵国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请外长阁下务必直言,大日本帝国一定会慷慨以赴的。”青木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表示。

与此同时,德国陆军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最高长官,戈尔茨少将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活动当中。(土耳其就是突厥另一种音译,前文提到的土耳其斯坦也就是突厥斯坦,泛指中亚的突厥语族国家,除了奥斯曼帝国外还有土库曼、布哈拉、塔吉克等等小国。)

戈尔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