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4/4页)
国家拿出一大笔钱来,把地主的土地高价收买,然后以宽松的地租交到爱尔兰农民的手上,使后者获得永佃权是最为理想而且可行的。但是他觉得这侵犯了其他无关者的利益,和自由至上的精神相违背,因此他不愿意这样做。
愈演愈烈的爱尔兰冲突终于使格莱斯顿在晚年做出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支持爱尔兰人的自治要求。
在工党统治下院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法案可以毫无压力的获得通过,但是英国上院却是爱尔兰大地主们以及和他们休戚与共的英国本土地主贵族阶层的大本营,于是,爱尔兰自治法案始终无法在上院通过。
之后的1886年,工党内部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分裂。年轻而富有成就的伯明翰工厂主出身的张伯伦带着100多名主要由爱尔兰地主阶层组成的自由党统一派加入了保守党,这不仅极大削弱了工党的政治势力,而且大大加快了保守党重组和调整政策的进程。
传统上,保守党对于爱尔兰的政策是十分强硬的,该地区毕竟大英帝国的肘腋之地,绝对不容其自治或者独立出去。不过长期的动荡严重影响了英国的社会稳定,一些保守党议员开始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概在1880年代末期,保守党内的新生代出现了以丘吉尔、沃尔夫等人为代表的务实派,他们主张以“仁政换取和平”。所谓仁政还是国家高价收买地主土地,再廉价租给农民的路数,在张伯伦加入保守党后,这一主张遂为索尔斯伯里所支持,成为保守党的既定方针。正是靠这一主张,保守党和爱尔兰自治党联合起来在1895年的大选中击败工党,获得组阁的权力。
以后的20多年中,英国政府耗资1。8亿英镑完成了对爱尔兰土地的收购,从而使爱尔兰成为一个自耕农的国家,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总能吃饱饭和不被压迫了。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顺利推行,爱尔兰人才没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英国人的背上捅刀子。
在威廉看来,只要格莱斯顿还在台上,那么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老人家本着那个时代最为高洁的政治家的美德支持爱尔兰人获得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权力,但是腐朽的议会上院永远不会同意他的主张。
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老人家也不愿意从国库拿出那么一笔巨额款项以完成这一事业。以1914年皇家海军的规模,1。8亿英镑的资金可以打造两支杰里科手中的大舰队。
所以,当格莱斯顿内阁平稳的度过危机后,威廉还是很高兴的。对于德国来说,爱尔兰是英国最致命的弱点,一旦爱尔兰获得自治,那么以族群对立的严重性看,一定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政治对抗,并且成为大英帝国挥之不去的痛苦。如果英国彻底舍弃爱尔兰,那么也就意味着英国传统地缘优势丧失了一大半。一个独立的爱尔兰将是其他大国手中反对英国的最有力武器。
诚然,威廉所考虑到的,英国有着帝国情结的政治家们自然也是能想到的。
作为保守党领袖的索尔斯伯里明白,作为曾经的工党大佬,张伯伦也深通此理,所以工厂主出身的他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保守党阵营,没有一丝遗憾。
应该说,张伯伦作为19世纪晚期英国政坛的一颗新星,他的的崛起极大影响了英国日后的政治进程,其英联邦的政治构想和行动,使得英国在一次和二次大战中甚至以后依然能够得到来自其他英联邦国家的忠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