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部分 (第2/5页)
服其余凉州兵将,争取能早已发兵去救父皇。”
曹丕有难处,事到如今,杨阜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从曹丕的安排。
打发走了阜后,朱铄当即劝道:“殿下啊,冀城有二十万颜良大军,咱们若归兵前去,等于是自取灭亡,千万不能去啊。”
“颜贼兵势是浩大,可是,父皇有危,难道我能坐视不顾吗?”曹丕苦着脸道。
朱铄叹了一声:“殿下的孝心,臣等自然知道,可是冀城覆没已成定局,殿下若是前去援救,只怕就会和天子一样,随着冀城覆亡,殿下若是有危,整个大秦国便将就此覆没呀。”
顿了一顿,朱铄又道:“可殿下若是不去救,即使冀城破了,天子……那个了,尚有殿下这个太子在,依然号召大秦子民,据凉州抵抗颜贼的入侵,则我大秦尚存兴复的机会啊。”
朱铄的说词慷慨大议,俨然曹丕不去救自己的父亲,反而是为了大秦国好。
曹丕沉吟许久不决,心中烦闷,便叫朱铄等人屏退。
这班臣子们一退,后堂处,太子妃郭嬛从中转出,款款上前来安慰曹丕。
曹丕握着妻子的手,叹道:“嬛儿啊,杨阜和朱铄的话,你想必也听到了,那依你之见,我到底该不该去救父皇呢?”
郭嬛只淡淡一笑,不以为然道:“救就是死,不救就是生,这么简单的选择,难道殿下还不知道该选吗?”
听得郭嬛之言,曹丕身形猛然一震。
沉吟半晌后,曹丕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眼眸中已浮现出决然之色。(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给你活路
郭嬛知道,曹丕已做出了决定,他将不去救冀城,不去救曹操。
尽管曹丕决意已下,但他还是禁不住叹了一声,那一声的叹息之中,仿佛暗含着几分惭愧。
郭嬛看得出来,曹丕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有危,自己却坐视不救,为此而感到不安。
“殿下素来孝顺,做出这样的决定,心里边自然会难受,臣妾又何尝不是呢。”郭嬛幽幽一叹,表现出无可奈何之色。
“不过臣妾却以为,殿下保得大秦社稷长存,保住曹氏皇族的长存,如此,才是真正的大孝所在。”郭嬛搬出了冠冕堂皇的大道理。
曹丕那脸上的惭愧之色,便随着郭嬛的劝解安慰,渐渐的消散了不少。
半晌后,曹丕终于没有了愧疚感,点头道:“爱妃所言极是,可是父皇已经派了杨阜前来催我发兵,倘若我拒不发兵,岂非被天下人皆知我坐视父皇有危而不救,那个时候,我声名尽损,还拿什么来号令凉州众将。”
郭嬛沉默了下来,水灵灵的大眼睛,溜溜的转着。
片刻后,郭嬛嘴角掠起一抹诡笑,“殿下放心,臣妾有一计,管叫殿下既不用发兵,又不至于被世人猜测陛下的动机。”
“你这古灵精灵的可人儿,我就知道你必然有计,还不快快道来。”曹丕惊喜的问道。
郭嬛遂是面带自信的笑容,诿诿的道了出来。
曹丕听罢后。不禁拍手喝彩,笑道:“爱妃此计,当真妙也。好,我就用你这计策,堵住杨阜的嘴巴。”
……
杨阜在姑臧城的馆舍中,整整的休息了三天。
这三天之中,杨阜可是一直在焦虑与不安中渡过。
冀城为楚国二十万大军所围,随时都有被破城的危险,而天子曹操也处于安危难测之中。
杨阜只担心再这么拖延下去。即使是曹丕率凉州的援兵南下了,恐怕也将救之不及。
心急的杨阜,便不断的去求见曹丕。试图催促曹丕尽快的发兵南援。
杨阜几次求见,却均去了个空,太子府上人声称,太子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