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第1/2页)
雖然說這個開始並不算太順利。不過十幾台榨油機與幾套木工車床地售出,還是帶來了一筆銀子,可以保障作坊進行小規模的擴大,包括招募更多的人手。
李彥坐在案幾後面,手上一份最新的《東林報》,與《華夏商報》地折頁不同,《東林報》是線裝本,雖說是&ldo;報&rdo;,更像是期刊。它的發行周期也是一月一冊。
憑藉東林書院的強大號召力,《東林報》的發行量也有幾千份,不過眼下已經落在《華夏商報》後面。
李彥手上的這期《東林報》改了名字,改成了&ldo;東林學報&rdo;,據說其他幾個書院也都辦了所謂地&ldo;學報&rdo;,譬如《關中學報》、《江右學報》、《徽州學報》。
李彥很樂於看到這種熱鬧地景象,只不過手上這份《東林學報》讓他有些失望,這根本就是一冊學術雜誌,幾乎與時政無關。
在《東林報》的創刊號上。李彥看到了作為東林書院以及《東林報》地&ldo;院規&rdo;、&ldo;報規&rdo;,其中有&ldo;九損&rdo;,有一條便是&ldo;或評有司短長、或議鄉間曲直、或訴自己不平。浮也&rdo;。還有&ldo;或談曖昧不明及瑣屑不雅、怪誕不經之事,妄也&rdo;,可以說有了這兩條,東林書院與《東林報》竟然是旗幟鮮明地提出不得&ldo;評有司短長&rdo;、&ldo;議鄉間曲直&rdo;、談怪誕之事。
虧得李彥將東林引為同道,沒想到《華夏商報》在做地一些事情,都是東林反對的。
而《東林學報》上的內容,幾乎都是一些學術的東西,不能說這些學術沒價值,但是與時政的聯繫並不緊密。甚至比之《華夏文學》也遠遠不如。
《東林學報》上聲稱:&ldo;自今談經論道外,凡朝廷之上,郡邑之間是非得失,有聞不談,有問不答,一味勤修講學,以期不雍熙,是為今日第一事宜也&rdo;。
《東林學報》之上,多是記述東林書院講學的內容。以及在此之間寫的文章,往往就四書的一章展開,進行探討,雖說必然會涉及時政,卻是以學術道德為主。
&ldo;東林謙謙君子,可不似吾輩隨性而為,&rdo;汪文言對李彥的抱怨不置可否,呵呵笑道。
李彥也笑了笑:&ldo;那麼,你這個流氓頭子。怎麼和楊漣他們走到一塊去了?&rdo;
&ldo;若說是性情相投。你信不信?&rdo;汪文言笑道。
李彥點了點頭:&ldo;左大人、楊大人皆剛烈之士,汪兄也算同道中人&ldo;抬舉了。&rdo;汪文言笑著搖了搖頭:&ldo;汪某一介小吏,比不得左、楊二位,所作所為也不過是求取進身之階罷了,只不過汪某做事但求無愧於心,有些事不會去做,有些人,也敬而遠之,如此而已,哈哈!&rdo;
李彥對汪文言地了解,除了兩人間的接觸,就只有汪的過去,是個宋江盧俊義一樣地人物。
而在歷史上,汪文言被錦衣衛下獄,不屈而死,也為此人留下了一個光輝的註腳。
汪文言今日前來,給李彥提供了今日戶部議事的具體情況,雖然結論會出現在奏報上,但內情便不為外人所知,汪文言卻能靠著關係打探到,這就不是包有才能做到的事情了。
正月時,遼東經略熊廷弼上疏,言遼東無糧無草,戶部沒有發餉,庫存只有兩萬兩銀,幾千石糧草。
戶部議事,決定再此加征遼餉,各省直除畿輔八府與貴州布政司外,均畝征二厘,加上前兩次加派,共計每畝九厘,全國每年加征五百餘萬兩,幾近於正額。
請餉是熊廷弼的奏疏,加征遼餉是由閱視遼東的戶科給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