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2/4页)

赶忙点点头,心里揣度着晓云要说的话。晓云没有再说什么,对我笑着,眼神里充满了赞赏和鼓励。

第 86 节

安丰离三圩不远,隐居了几天,我悄悄溜回了三圩。这段时间,三圩镇变化蛮大的,作为兴化的北大门,三圩不能老拖兴化的后腿、丢兴化的脸,镇领导的压力可想而知。镇郊的公路旁边正在大兴土木,几台挖掘机在忙碌地工作着,场面热火朝天,就像兴修水利工程一样的波澜壮阔。据说,三圩镇领导审时度势,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发展旅游事业,办一个特大的休闲农庄,发挥三圩镇的地理优势,投资好几千万呢。想想也是,城里的那些腰包饱满、衣食无忧的人好像是憋闷坏了,成天想的就是朝农村跑、朝旷野奔,还美其名为回归自然。建设中的休闲农庄占地二百多亩,集休闲、餐饮、住宿为一体,单一个专供游客钓鱼的鱼池就有二十多亩。看来,三圩的领导下了天大的决心。据说,这次周爱华也参了股,不少,这小子,家乡观念还是很重的,假如不是对小四川轻薄无礼,假如不是茅台酒……算了,不提了,过去的就过去吧。

走在小镇的青石巷中,我感受到了苏北小镇的清静和安宁,我慢慢悠悠,细细端详这里的一切。

“你问我可曾低头思故乡,我说我常看那床前明月光……”,忽然,前面传来了歌声,一位穿着朴素的女孩,一边走一边漫不经心地哼唱着,旋律是那么的熟悉,居然是我和木匠创作的《床前明月光》。第一次,我听到女孩唱我写的歌,蛮顺耳亲切的。我在思考,假如是晓云唱的话,听起来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女孩告诉我,她曾在凤城打工,《床前明月光》好几个兴化人会唱,这多少有点让我洋洋得意,是我,曾经把这首歌连谱完整地发到凤城的网站上。

无巧不成书,我遇到永贵的舅舅了,他好像有管不完的情。他说,永贵上个月去兴化职校上学了,初中毕业毕竟不是个事,这么大的年龄上哪都是个愣头青,懵懵懂懂的。永贵学的是水电专业,还是有个手艺好啊,走哪都吃香喝辣。这小子,掉了几个月的课,我还担心他赶不上去呢,没有想到,这小子还算争气,成绩赶得差不多了。永贵的舅舅表示,只要这小子有出息,上大学的钱他出。我终于感到,永贵舅舅人不错。永贵的舅舅得意地说,前段时间学校搞电工技能大赛,永贵还获了个红本本呢,三等奖。这小子不笨,脑袋灵光得很,就是想些不该想的。彩票,永贵早不买了,这不就是赌博嘛。更令人欣慰的是,永贵的爸爸也有些学好了,至少,收敛多了。毕竟,孩子看着他呢,也要有点大人的样子。

镇上搞了拆迁,准备再修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彻底改变镇区的破烂面貌。据说,我家的房子也在拆迁范围之内,已经在墙上写了大大的“拆”字。父亲说,镇里的负责拆迁的万镇长已经来过我家,用眼睛丈量了下我家的面积,很快得出了一个补偿的数额,客观地讲,还不算低,只是——万镇长面露难色,说话有些吞吞吐吐:

“镇上经济困难,先到位一半——”

父母是个老实人,口头上已经答应了镇长,毕竟,镇容镇貌可是比每个人的脸面更重要的事。镇长很是兴奋,拍了拍我父亲的肩膀,说,老邹,什么时候我请你喝酒?我父亲被镇长的举动感动得老泪纵横——哪个父母官有这么亲民的?没有。父亲连说了好几声瞎说瞎说我来请我来请。

看到我回来,门口开棋牌室的张大婶兴奋异常,像看到了救星,说,大老板,回来了?让我去凑个腿子。在正儿八经麻将场上我还没有真刀真枪玩过呢,玩就玩。刚到棋牌室,我又打道回府了。什么回事?玩不起来。真没有想到,离家几个月,三圩镇的麻将事业突飞猛进,花园的标准又提高了,五百。没得命,工资收入没有多高,来起麻将个个倒是不甘示弱,嫌小不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