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 (第2/5页)
子都是那家工厂,他上网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得知了这家工厂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最早是国营企业,叫做红星粮食加工厂,现在早已改为私营,大约拥有员工三四百人,规模不小,在本市也算颇为有名。
他又查了这工厂的历史事件,但网上却找不到,他就去上官那里,把这件事暗中对上官讲述了一遍,然后以查案为名,两人跑去档案局,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范畴的本意,是想调查一下,这家工厂过去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恶性的群死群伤事件,或者在工厂附近,是否有过其它死伤事件。不过这一番查阅下来。他发现这工厂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这么多年一直是安全生产。只有前几年有个工人违规操作,被玉米堆活埋致死,后来工厂也做了赔偿,又对家属做了工作安排,算是妥善处置了。
这位大哥死的很奇葩,也有点冤,不过既然处理好了,应该不至于闹鬼。再说就算闹鬼,他自己一个人,也不可能闹的全厂几百人都脸现黑气。
范畴甚至在想,这几百人是不是集体食物中毒了?或者是化学气体污染?但想想又不可能,食物中毒通常是闹肚子,闹不到脸上去,又是粮食加工厂,粉尘污染倒是可能有,化学气体应该没有吧?
这工厂的历史档案没查到有用的东西,范畴又跑去查县志。现代的没问题,就看古代的。或者是民国的,他觉得,一定会有什么原因,才会导致这样。
在折腾了整整一个上午之后,昏头涨脑的范畴,终于在厚厚的县志里面,发现了这样一条蛛丝马迹。
这条县志很短,只有寥寥数语,说的是,在大约一百多年前,城西南有一处村庄,依湖而建,村民靠打鱼为生。一日,湖水爆发,转瞬间倾覆了整个村庄,无一逃生,后,湖泊干涸。
这条县志,就这么两句话,并没有任何后续,而翻遍县志,再也没能找到和这条县志有关或者类似的东西。
莫名其妙,没头没脑,轻描淡写,就好像这一个村庄的覆灭,并不足为重,甚至连笔墨都懒得多用。
可是做为一个村庄来讲,至少也有二三十户以上的人家吧?过去人家里孩子都多,就算每户四个人,这也是差不多最少一百条人命啊,居然连来龙去脉都没有写一下?
湖水爆发,通常都是洪水导致,比如连降暴雨,水位上涨,或者与湖水相连的上游有洪水倾泻,否则湖水总不可能平白无故就爆发,但这县志里并没有写清湖水爆发的原因,也没写受灾情况,只说人全死了,湖水干涸了,就给这一百多条逝去的生命,和一个消失的湖泊划上了句号。
还有一点让范畴觉得蹊跷,村庄覆灭,为什么湖水就干涸了?是过了多久干涸的?人死之后就干涸了,还是过了很久之后干涸的?
“后,湖泊干涸。”
这个“后”字,含义太多了,汉语本就是这样,一个字,能衍伸无数个意思,一天后,一年后,十年后,百年后,这都是后,但到底是哪个后?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那个工厂的位置所在,其实就是在城西南,当然,现如今和过去的位置对比已经不可能了,毕竟那村庄早就没了,湖泊也干涸了,又没有参照物,怎么对比是不是一个地方?
范畴把这条县志拿给上官看,上官看后也觉得有些蹊跷,但她并不是本地人,对城里不熟,于是找来一份档案馆里的老地图,和现在的地图,根据县志里的蛛丝马迹,一点点的比对起来。
但是到最后,俩人还是失望的放弃了,这根本没法比对,现在的城市规模面积和形态,和一百多年前完全不同了,那时候县志里标注人口才六万多人,再看看现在,都四十多万了,早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指望着用过去的地图比对现在的,简直就是缘木求鱼一般。
这县志记载的内容还是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