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 (第4/4页)
,身怀治国之才,欲以西蜀地形图献于曹操,若得此图,曹孟德必将如虎添翼,进攻蜀地也不需耗费数十年而功成,曹孟德却以张松貌丑而狂妄,轻视之,与一统天下之大业失之交臂!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貌丑而身怀大才者可为少数?金玉其表败絮其中者可为少数?
既是如此,朝廷缘何以貌取人?既是如此,唯才是举之说是否当改为唯貌是举?科举考试就不当考验治国之术,只需遣一妇人,参考之人与其观之,使其面红耳赤不敢直视者录取,面色如常者罢黜!北方蛮夷扣关,只需遣一翩翩美男子如臣者,以色示之,自可退敌!何须将士浴血拼杀!陛下以为否?”
一番话说得满朝堂震惊当场,傻愣愣竟无一人说话,不一时,满堂大笑,李二陛下更是笑得指着苏宁连话都说不出来,好一会儿才连连点头称是,于是当堂下令将此条例取消,今后不可以貌取人,只要有才,朝廷都会录取,绝无二话!
在做成了这样一件事情,为天下其貌不扬者争取到做官的机会之后,苏宁又要做一件大事情,要去做一件和教育普及息息相关的事情,为了做到这件事情,苏宁可谓是费尽心血,而如今虽然看上去有些偏颇,但是若是努力挽回,也未尝不可,只要那群人不是那么死脑筋,不是那么高傲,应当不会很艰难。
大唐的确缺少适合在基层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但是,就在现在,却又那么一批极其适合做这些事情的人,他们的存在,会使得大唐的这一计划可以迅速展开,只是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有很大的后遗症。(未完待续。。)
五百七十五 第一条大道
大唐的确缺少读书人,非常缺少读书人,一千个人里面只有一个读书识字的,还不是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能治国,所以相当缺少人才,但是呢,就在这样的特殊的时刻,却有一群人,他们识字,他们读过书,他们的文化素养很高,他们却也是大唐的心腹大患,使李二陛下的心腹大患,而且他们还被囚禁在长安城,动弹不得。
对于李二陛下而言,他们是定时炸弹,很危险,但是如何处置他们,却又让他犯了难,所以一直囚禁到如今,却还没有一个好的处置方法,就是这群人,让苏宁打起了废物利用的心思,这些人要是不用来榨干最后一丝的油水,实在是太可惜了。
于是乎,苏宁就和李二陛下打了一个商量。
“什么,你要用他们来做蒙学的启蒙老师?”李二陛下相当惊讶。
苏宁点点头道:“是啊,这些人识字,又读过很多书,受过相当正规的教育,从小都是读书读大的,而且大家族里面也不全是权欲熏心的人,那些人咱们心中都有数,不放出去就是了,放出去的就是那些旁支子弟,他们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除了一个身份在那里,还是有不少人吃不饱饭的。
毕竟一大家子好几百号人,养活他们不容易,还都是只读书不劳作的米虫,他们除了读书识字以外,还真没有什么大的本领,也只能用来教育小孩子读书习字。认认字讲解一下启蒙读物,还是办得到的,在往上面涉及到更加重要的农学工学之类的学科,这些人反倒没有什么用处了。
所以正好,大唐不缺少可以在大学里面教书的经纬大才,却正好缺乏适合教育小孩子读书的启蒙老师,而那些人正好适合做这些事情,进入大学教书什么的他们反倒做不来,所以臣有此建议,这些事情一旦办成。整个关中地区的蒙学教育就完全可以普及了。再抽掉一些读书人的话,整个北方也不成问题。”
李二陛下皱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