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 (第2/5页)
产品,就可以逐渐占领这个利润率超高的市场了!
…… ……
杨大柱是玉集镇附近的农民,高中毕业后他曾经到过珠三角打工,流水线上的生活单调而繁重。让他产生了犹如机器人一般的错觉。
杨大柱当初和萧大志在一个班组上班,萧大志辞掉工作返回姚州的时候,他意识到这或许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因此,杨大柱带着打工两年的积蓄回到的家乡。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一开始的时候,萧大志倒是邀请杨大柱到萧家农场工作,待遇倒也不错,小组长、每个月薪酬不低于5000,还有各种奖金和福利。杨大柱知道。若不是自己和萧大志是高中同班同学,又在工厂住同一个宿舍,这种好事无论如何都不会落到自己的身上。
不过,慎重考虑之后,杨大柱还是决定自主创业,毕竟,更快地获得财务自由,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
经过不断的分析和判断之后,杨大柱决定在自家所拥有的两个山头上做文章,主打各种木耳、野生菌、竹笋等山珍。
依靠着自己打工积攒的几万块钱再加上信用社的贷款。杨大柱和父母、妹妹四个人没日没夜地在山头上干活,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这片山林里。
不得不说,创业是一件异常辛苦的事情,所有的压力都放在了杨大柱的肩膀上,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还好,杨大柱有一个好兄弟叫萧大志,‘萧家农场’那些健康的雏鸡为杨大柱积累第一笔资金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杨大柱家里的山头已经形成了散养鸡、野生菌、木耳、竹笋和其他水果组成的丰富产品线,借助着‘镜湖景区’的大热,进入了盈利阶段!
进入雨季之后。杨大柱每天都会把早上刚采摘下来的野生菌、竹笋等等运到‘银杏新区’的集贸市场进行销售,来购买食材的大多都是‘银杏美食一条街’的店铺、姚州城内的餐饮店或者是准备返回城里的游客。
自从‘银杏新区’开放之后,这个位于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的集贸市场成为游客和商家购买当地农特产品的重要地点,除开萧家农场的大宗贸易之外。方圆十里的农产品小额交易都在这里完成。
自从雨季来临之后,方圆数十里的山民们也是主动动员起来,在崇山峻岭之间寻找各种野生菌的踪迹,然后把它拿到集贸市场出售。
来自于姚州的二道贩子、餐饮店采购人员以及游客都对这些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野生菌拥有着浓厚的兴趣。
除此之外,各种滇西北的特色农产品在这里也能够找到合适的买主,为当地山民增加了不菲的收入。
杨大柱的农场规模不大。也就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稳定的采购商,不过每天开着三轮车到集贸市场摆摊,收入还不错!
杨大柱已经决定了,今年就把信用社的贷款还上,继续加大对山头的改造力度,争取拿出一两个拳头产品!
“杨大柱?!”就在杨大柱盘算着卖完东西之后给父母带点什么的时候,耳边传来的略感熟悉的声音。
“丽丽?!”杨大柱抬头一看,一张惊讶的脸庞出现在自己眼前,樱桃小口微微张开,诱惑十足!
“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你!”郑丽颇为兴奋,噼里啪啦地说了起来,她似乎都没有察觉自己的激动。
“我家就在这里呀!”杨大柱强压住自己的心情,笑着说道:“你是来玩的吧?有没有碰见大志那个家伙?”
郑丽和萧大志、杨大柱三个人都在滇西一中念初中,郑丽的父亲是银行的中层,郑丽初中毕业之后就去上了银行系统的中专。杨大柱和萧大志高考落榜,到珠三角打工的时候,听说郑丽已经回到了姚州农行上班,杨大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里碰见当初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