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2/5页)
这话答得有些意思,徐氏本意想问问她觉得老太君,宋氏这些人好不好相处,谁知她竟然提到了府里的情况,往更深一层想去了,竟是比徐氏自己想得还远。
徐氏顿时失笑,再看她时,只露了一个黑黑的发顶,和两只红透了的耳尖。
再怎么着,还是小姑娘家,也会害臊。
“好了好了,”徐氏面上浮起笑容,伸手轻轻地拍拍她,柔声道,“娘知道你的意思了,这事虽然燕国公亲自和你父亲说了,但也写得写信往临安问问你祖母才是……这……”
徐氏原本想说子嗣问题,话到嘴边才想起对面的还是个小姑娘家,不由又叹了一口气。
“娘就不打扰你了。”徐氏又看了一眼她手中的香囊,又摇摇头,起身走了。
第七十七章小定
收费章节(8点)
第七十七章小定
缀幽进了屋,看见颜秉初正咬着下唇,呆呆看着手里的香囊出神,不由有些担心,轻声问道,“姑娘怎么了?”
颜秉初忙摇摇头,收起满头思绪,笑道,“母亲和我说了一会子话,有些累了,你去将点心拢一拢,每样送些给母亲,甜香的就多挑些往三爷院子里送去,嘱咐流云看着他别多吃了。”
颜秉初看着缀幽答应了,转身出了门子,才低下头看了看手中的香囊,撇了撇嘴,将它往针线篮子里一丢,过了片刻,她想了想,又拾将起来,重新缝起来。
虽说那一会,她没把持的住,嘴巴一张就那么答应了,心反而没定下来,愈发地有些不确定了。这种心情做什么事,都有些心不在焉,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这几天,她得窝在院子里,哪里也不去,慢慢地顺一顺,捋一捋,好好地平静平静。
又过了几日,徐氏接到临安的来信,看完信仔细想了半晌,便坐车去了燕国公府。
宋氏亲自在门口迎了她进去。
进了屋,谢老太君正笑眯眯地坐在椅子上等着。众人落了座,徐氏想了想,方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前几日,老祖宗和我说的那件事,我回府仔细想了想。照理说,府上看上我们家初儿也算是抬举她,但……”
谢老太君面上笑着打断她,“唉,瞧你说的什么话,什么叫抬举,你们初丫头哪里都好,老婆子看了心里喜欢,便讨来做孙媳妇,哪里是什么抬举不抬举的。”
宋氏笑道,“老祖宗说的是,初儿这丫头心灵手巧,人长的又是难得的,谁家见了不喜欢?等到了年纪,肯定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我们家抢先定下了,那是咱家的福气。”
徐氏哭笑不得地听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亲事是做稳了,她急忙抬起颜老夫人,“前儿我们家老太太来信问我,信里头问了问世子的年纪……”
宋氏捂嘴笑道,“这就是老祖宗的不是了,说亲事时,竟连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说。”
谢老太君点头哈哈笑道,“是,是我的错。”又向有些不解的徐氏说道,“我们家子嗣不急,绝对绝对等到初丫头及笄了。”
徐氏有些怔愣。
宋氏也笑道,“先将两个孩子的事情定下来,也免得夜长梦多,婚事等到初儿十五再办也可以。”
徐氏这回也没有什么话说了,她本来看着谢诩这孩子就甚是心动,如今连子嗣这个问题都解决了。那她还有什么不答应的?
两家欢欢喜喜地到了别,挑了一个吉日换了庚帖,合了婚。
这事当然颜秉初不知道,谢诩是知道的,但自然不会告诉她。谢诩时不时隔两天就到颜府去上一趟两趟,两家里也都不拦着,既然庚帖都换了,亲事已经是稳了,便抱着让两人亲近亲近的意思。
九月廿九,请司天监的人看了是个大好日子。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