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2/5页)

他话中的微讽之意,不禁有些怔愣,不知他所指何事,半晌才掩饰了神情,柔声道,“若是有什么生气的,还是不要闷在心里为好,对身子也无益。”

“你觉得你那个颜家的小徒弟性子如何?”

王淑丽见正德皇帝忽地提起一个小姑娘来,见他神色平静,想了想,还是如实答道,“极知进退。”

仅仅这四个字,正德皇帝便笑了起来,王淑丽不明所以,却也未问。

“我今日从你这个知进退的人口里听到夸赞另一个人极知进退,倒是趣事一桩。”正德皇帝笑着牵过她的手。

温热的手掌圈住她的细腕,王淑丽终于忍不住心中一酸,眼里的黯然一闪而过,随即恢复了平静。

既然他喜欢自己知进退,那么做一个知进退的女子也无妨。

“若是颜家小娘子如同你一般,倒是个不错的,”正德皇帝微微思索着,“福嘉同她亲近,皇后心里也甚是喜欢她,提议收她为义女,你看如何?”

王淑丽微微诧异,他二人之间,从不涉及皇后娘娘,她明白,他心里对皇后是极为愧疚的。

“淑丽有一事其实未说,”她沉吟片刻道,“淑丽应了侯夫人请去交两位小娘子药理时,曾有一位贵人唤了淑丽去,殷殷嘱咐我对颜小娘子多多照看。”

“哦?”正德显然极为好奇,在他面前也称着贵人的人并不多,他仔细想了想,方有些讶异道,“永元长公主?”

王淑丽点点头。

“皇姑母……”正德的视线看向窗外,沉思起来。

大宋朝的永元长公主,万万不能以一天家贵女视之,她是先帝最小的妹妹,原本生来该如她的姊姊们长在锦绣繁华的宫殿里,却迷上兵书沙盘,长鞭骏马。明兴十二年时,偷偷随着先帝上了战场,却也救了先帝一命,时年还未及笄。后金兵入侵,却是被先帝封了女将军上了战场,立了大功的。

永元长公主从战场回来,煞名赫赫,倒是无人敢娶,先帝不愿委屈了幼妹,封其为长公主,永元却不愿提嫁娶之事了,只待在府中修身养性。正德皇帝年幼时,母妃便去世了,倒是一直养在长公主膝下,直至登基后,长公主才出京云游。大宋朝没有皇太后,可是谁都知道宫中的永寿宫是给谁留的。

“若是皇姑母的话,此事还得再议才是。”正德皇帝拊掌深思。

颜家,颜廷文倒是生了个好女儿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二零章郡主

收费章节(8点)

第一二零章郡主

“……两浙颜氏一门,自太祖起,秉先祖复圣公圣教,承淳古之风,门内子弟甚整,恣柔爱之道。户部左侍郎颜廷文乃颜氏嫡脉,其人容仪俊爽,坚忍质直,自幼时博涉群书,精理义,实赖股肱之任臣,兹特增晋永阳郡王,三代世袭。

今有其女颜氏秉初,毓出名门,清白流庆,幼与永元长公主福州结缘,谓之性行温良,有谢女之风。内心和一曰纯,凝重合礼曰安,今者封纯安郡主,嗣于长公主膝下为孙,承其汤邑,世袭罔替。锦绣在前,勿忘组训之制;珠玑为饰,益思焜燿之容。嘉尔冠荣,永锡天宠。……”

和佑十八年年末,从京都皇城出来的一条旨意如同水滴溅入了沸腾的油锅,石破天惊了整个京城。

风尖浪口的颜家,除了将大门外的牌匾换成御赐的“郡王府”外,似乎毫无动作。

新出炉的贵家豪门永阳郡王府内。

“父亲好好的变成了郡王,我成了郡主,”颜秉初坐在椅子上,扒着手指絮絮说道,“三代世袭我知道,大哥是现在是郡王世子,然后就是永阳侯,好哥儿长大了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