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部分 (第2/4页)

样是一脸茫然的固庆,“这个……”

“陈大人……我……我以前还真没听说过……”这个时候的固庆,倒算是很直率。

陈玉成点点头,然后站起身,把抚摸过石碑的手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似乎是在体会石碑那沁人心脾的滋味儿。半晌,他瞅瞅身边的部下们,“在宁古塔的时候,我曾经听到一些老人讲起过这里。”

“明朝的永乐年间,那是咱们中国历史上民富国强,疆域辽阔,名扬海外的繁荣时期。郑和率领的庞大舰队七次下西洋结善友邦地航海壮举。想必你们都会知道了。可被大家遗忘了地,却恰恰就是留下这两块石碑的亦失哈。这个亦失哈所率领的船队,曾经十次航行黑龙江下游,招抚各地蛮民,为大明王朝扩大疆土的艰苦历程,绝对不比郑和更逊色。”

“要说起来。郑和和亦失哈这两位了不起的人物,不仅都是深得当年的永乐皇帝所信任地太监,而且还都是少数民族出身。先说郑和,他可是一个信封伊斯兰教的回族人。而亦失哈呢?他则是一个信奉喇嘛教的蒙族人。当年,他们都是作为皇帝直接的委派的使臣,一个向西。一个向东,又都是走水陆向蛮荒的地区弘扬大明朝地文明。”

“明朝推翻元朝的统治之后,在东北地区采用的是军事征讨与招抚相结合的策略以治理边疆。当年,西起斡难河东至库页岛,北到外兴安岭南抵日本海的广大地区;明朝首先设立了二百余个军事基地,也就是卫所。以此首先形成强大的武力威慑。然后再派出使臣,广为招抚辖地少数民族地酋长们。来担任地方地长官进行管理,从而使大明朝的版图扩大到鄂霍次克海沿岸。”

“当年。也就是在郑和奉旨率领船队下西洋地同时,永乐皇帝又派出了他的另一个赋有重要使命地亲信太监亦失哈。开始在吉林的阿什哈达组织造船,准备向东北方向地远航。那年,他首次护送朝廷派谴的官吏,一直航行到黑龙江入海口附近,就是我们现在脚下特林,并应当地酋长的请求,设立了大明王朝的奴儿干都指挥司。”

“这个努尔干都司,就相当于咱们现在一省的军政最高管理机构,由此,开始了明朝中央政权对这一地区的直接管辖。不仅如此,为加强奴儿干都司与内地之间的联系,明朝还开辟了沿松花江入黑龙江的五十五处驿站,当时称做海西东水路城站。奴儿干都司的建立和驿站的开通,又为亦失哈后来的九次东巡铺平了道路。”

全文字版,更新,更快,尽在⑴бk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⑹站:wàp.ㄧ⑥支持文学,支持①⑥k!“亦失哈第二次率领由二十五艘大船组成地内河舰队。总共装载了一千多随从以及大量地物品。从吉林扬帆启程。经松花江再入黑龙江。顺流航行了数月之后。再度抵达明朝地方政权奴儿干都司地所在地特林。在这里。亦失哈代表永乐皇帝犒赏了驻守奴儿干都司地文武官员。当地少数民族地头领。并敕建了这座庙宇。在供奉菩萨地同时。也期望边疆地永治久安。所以。寺庙被起名叫永宁寺。意在祈求佛祖保佑。永享太平。寺庙建成之后。立碑记事。从而有了这块高五尺、宽两尺地第一块石碑。”

“时隔二十年之后。也就是宣德六年。亦失哈第十次。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率领着五十艘大船地舰队和二千多人马。再次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特林。在巡视中。亦失哈发现这里虽然民皆如故。却独永宁寺破毁。其基存焉。因此感到十分地伤感。他一面当即追究地方官员对永宁寺缺乏保护地责任。一面又命随身带来地所工匠们。在原址上重建永宁寺。于是就有了再次立碑地纪实。这就是这块高六尺、宽三尺地第二块石碑地来历。”

讲完这段有关石碑地来历。陈玉成回首望望身后数百米步。那片四百年前曾经建有奴儿干都指挥司衙门地平坦处。又眺望着远处使得混同江在那里打了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