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3/5页)

时,刘秀才问道了主题。

“端午诗会,分着外围诗会,内围诗会。外围诗会,主要是针对一般读书人,主要在聚集在一起,坐而论道;而围诗会,主要是针对世家子弟,正对着有功名的读书人,至少是举人共鸣,还需要请柬!”

韩虎说道。

刘秀隐约有些明白,外围诗会,主要是针对寒门弟子,针对那些童生,秀才之流。这些人需要刷名望,提升知名度,与学府官员搞好关系,从而科考获得优势;内围诗会,主要是针对一些世家子弟,一些举人以上功名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多数是功成名就,也不需要刷名望了,主要是相互结交,抱团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党派,好似宋朝时代的新党旧党,明朝的东林党。

前者,没有门槛,只要是一个读书人,就可以参与;而后者有严格的门槛,不到了一定的资格,没有资格加入。

“我还是参加外围诗会吧!”

刘秀点点头,说道。

还是参加外围诗会,现实一些。

参加外围诗会,可以更好的积累名望,刷人气。

有名望,有人气,才有中秀才,中举人的可能。

“刘兄,还是参加内围诗会为好!”韩虎说道:“外围诗会,主持诗会的,不过是英州的提学使;而主持内围诗会,则是京城的大人!我可以为你引荐,加入内围诗会!”

外围诗会,扬名立万,也不过是局限于州县;而内围诗会,扬名立万,则是传播到了京师。

不在一个档次上!

“金子在哪里,都是会散发出光芒的。贤者不忧惧,名声难以广播,只忧惧才能不足,德行不足,气量不足!”刘秀说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如今之才,仅仅是秀才之才,勉强举人,才德浅薄,尚无资格参与内部诗会!”

做人之道,贵有自知之明;

做人之道,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认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内部诗会,不仅是诗歌的切磋,更是各方面的切磋。

内部诗会,参加的皆是世家弟子,皆是底蕴深厚之辈,皆是精通琴、棋、书、画,文武双全,有着不俗的武道修为,甚至一些还修炼仙术。

而刘秀就逊色了很多,多年所学,只是为了科举,只是为了金榜题名,本质上走着应试之路,也只会写一些科举文章,古典音乐不会,下围棋不会,书法一般,绘画不会,武道刚刚涉猎,仙术不会,很多方面都是不会。

科举教育,比拼贵族教育;

应试人才,比拼素质人才。

结局是注定的。

若是刘秀,不知好歹,前去参加内部诗会,必输无疑。

第26章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一声告辞了,刘秀转身离去。

只是短暂的交锋,刘秀便是察觉出了与世家子弟的差距。

恍惚之间,刘秀不由的想到了前世的一些事情。

唐朝,走得是贵族教育之路;宋朝,走得是科举教育之路。

唐朝,培养的是素质人才;宋朝,培养的是应试人才。

在人才质量上,素质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比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更高。总体而言,唐朝的人才素质,比宋朝的人才素,质量更高。

在人才数量上,应试教育可以批量化生产,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生产,好似生产罐头一般,流水化作业,实现大工业生产;而贵族教育,精英教育,素质教育,本质上是走着个性化生产,小型化生产,手工生产的道路。

总体而言,宋朝的人才数量上,又是几倍,几十倍于唐朝。

应试教育,有很多的缺点,很多的不足,可是优点也是巨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