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百上千米;虽然我们现在的手电没那能耐,但是聚焦两百米,从这坑里出去还是差不多能行的。

晨曦一听这话,立刻觉得此法可行,当时就拿了个手电筒把光柱调聚,架在个骨头架子上把前路照亮,然后叫大家跟着光柱一路朝前去——我和铁勇也觉得这法子比我们的似乎好点,所以倒也不吭气了,老老实实跟一块朝前走。

这里既然知道是鬼打墙,所以我们倒是不急了,一路小心翼翼的朝前走,只盼着别走错就好,根本不抢那一星半点的时间,可事有凑巧,我们越是小心谨慎的时候,那事儿越是撞到了跟前…

才顺着光柱走了不到十米,我拿着的电筒突然嗤嗤闪了两下,直接灭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章 万尸坑

石碑有两块,其中一块就写了这墓穴的来历,估计是那赤鬼国泾阳王想着能够千秋万世,后世来祭拜的时候能看见丫的丰功伟绩。这碑文都是钟鼎文写的,晨曦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上面的字给认全了,个字儿没落的给我们讲了个明白。

碑文有两块,第一块是罕见的钟鼎文,小鬼子肯定是认不得了,别的人就算是考古的行家教授恐怕也难得认识,因为这文字太过稀罕少见,遇到的机会太少,实在没必要为了这种东西去淘神。

晨曦不一样,她是丈海端木家的传人,这端木家近百年时间对文字的研究是丝毫没有懈怠,所有的知识都传给她了,特别那秦朝时期的文字更是加倍费心,所以这东西在她面前倒反而没有难度了。

铁勇矫情那钟鼎文像是洋文,但是等我们把这手电筒转过来一照,嘿,另外一块碑文更他妈像,一串串字简直等于蜈蚣爬了,晨曦看了半天才一摊手,说这根本不是中土文字,看着更像是巴比伦王国使用的楔形文字,也不知这孙子是那里学来的。

宗大叔旁边推测,说着估摸着该是赤鬼国的文字了,所以我们才看不明白——晨曦点着头从包里取出纸笔,叫我帮忙上石台去盖在这碑文上,一块块的给拓了下来,说现在不多费时间纠缠了,等回去以后找个欧洲考古的行家看看再说。

这陵墓被小鬼子筛过一遍,石门早就被弄开了,陵墓入口的神道石火飞珠门和这宝城的朱券门虽然都关上了,可却都留了条人宽的缝隙。我们学着刚才的样子严防死守,接着又把宝城的门跟着给开了。

宝城里比外面更加黑暗,土夫子们带着的手电又都是普通货色。根本就看不清里面的全貌,我用手电晃晃半天,这才看见门里有两个石台火烛。于是一马当先进了城内,电筒光一转朝着石台里面照去。

这两个石台极大。里面有半缸黑糊糊不知是嘛的膏脂,中间个带芯的烛火苗子,我用火一引,立刻就点着了,瞬间窜起半尺高的火焰,把这宝城门头都给照得亮了。

按照古代的惯例,进入宝城之后就该是个巨大的空间了,迎面是放墓主衣冠柩的灵宫大殿。安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两靠前的青龙白虎门连接井室,里面一般是阴兵,也就是陪葬的士兵,主要给墓主死后差遣调动的;朱雀玄武两门连接耳室,里面是陪葬的器皿,多是各种各样的使度物件,锅碗鼎瓮和绫罗绸缎;衣冠柩后面是天井甬道,跟着通往后面正殿。

从灵宫大殿出来,根据墓葬的规模会有数重过洞、天井和小龛。然后继续是地宫封门,推开之后就是墓穴的正殿了,然后是停放灵柩的主殿。陪葬嫔妃的偏殿,堆积珠宝的宝殿;当然,有些墓穴因为墓主的规模程度不一,甚至还会弄出亭台楼阁和山水走阁、戏台文室等等。

这是人畜殉葬时候的古制,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局。

我们从宝城朱券门进去,点燃火台后这么一瞅,所有人都全部僵住了。

一开始我还没意识到看见了什么,等我明白过来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