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4/4页)

式展开,中**队主力向南昌发动奇袭,一时打luàn了敌军阵脚,连克南昌外围阵地。4月29日相继推进到南昌城下。然而由于另一路中**队未能完成切断日军增援的任务,日军海军陆战队赶赴支援。中**队对日军展开将近一周的jī烈进攻,但未能取得进展。

蒋介石限期必须攻下南昌。蒋介石限期于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认为:以南昌防御战后尚未得到补充而武器装备又远逊于敌人的部队,对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而又依托防御工事的敌人进行攻坚作战,不可能按主观决定的时间攻下南昌。

但是薛岳了解蒋介石的现在这个关头谁提意见谁就冲眉头。当时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对限时攻克南昌的命令也认为不符实际,所以致电蒋介石及何应钦,婉转地提出不同的建议。就在同一时间陈诚也发来电报,希望蒋介石能够改变作战命令。两封电报的用意,都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作战指导不符战略方针为理由,希望蒋介石改变限期攻克南昌的命令。而此时的蒋介石又接到电报,、这是前线最高指挥官罗卓英发来的,他在电报中向蒋介石提到陈安宝军长牺牲及进攻部队伤亡惨重的报告。

国民政fǔ进攻不顺利地消息被八路军总部转发到韩云华手里的时候,韩云华正在景阳冈上对那些收编回来的俘虏进行教育。看完八路军总部发来的电报后,韩云华心里一阵憋闷。他知道南昌会战可以说是以中**队的惨败而结束,虽然现在南方的战事还在继续,但是用不了几天蒋介石就会下达停止进攻南昌的命令。

在韩云华看来,南昌会战的失败是必然的。此时的国民政fǔ除了能同日军死拼一阵以外,在战略战术上实在说不出有多少新意。可以说此时的国民政fǔ有一流的士兵、二流的士官、三流的将领和不入流的统帅。

中国的士兵无疑是世界上一流的士兵,他们能在武器装备以及后勤保障远远落后于日军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作战,最终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同时中国的士官也是很不错的,中**队的中下级军官从来都不缺乏勇气和血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人依然坚守阵地的大有人在,作为下级军官他们已经做到了最好。中国的将领虽然没有什么jīng彩的表现,但是依然不屈不挠地坚持着,虽然作为一个军人他们已经无愧于心了,但是作为一名将领他们还是远远不行的,因此中国的将领比起同时期的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军官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至于中国的最高统帅在正是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军事战略指挥层次简直是一个笑话,只有一个步兵营长的指挥水平却要指挥上百万部队参战的大会战,他非但帮不上忙,而他越级指挥和不切实际的命令只会使得事情越变越糟糕。#说必去##这从每一次大捷过后总是会有一场大溃败就能看得出来,所以说中国的统帅是不入流的。

在韩云华看来,南昌会战之所以这么快就接近了尾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作战指导与战略方针相抵触:在南昌会战开始之前蒋介石口头上一再声称“不复与敌人作一点一线之争夺”,“我军作战之方略在消耗敌人而不被敌人消耗,避实击虚,造成持久抗战之目的”等等,这个战略战术原本是很正确的。但是在反攻南昌的作战中,当奇袭未能成功、已形成以弱我向强敌进行阵地攻坚战时,不顾战场的实际情况,仍限令于5月5日前攻下南昌,以致不仅南昌未能按其主观愿望攻克,而且部队遭到大量不必要的伤亡,这是他作为最高统帅的严重失职。其次是对敌情判断错误,防御阵地缺乏韧第九战区保卫南昌选定的主要防御方向为南浔铁路方面,而日军的主突方向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