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2/5页)

所为何事?”

“多事!”圣姑轻嗔一声,展开衣袖,飘飘然飞向远方。

木九阳望着圣姑远去的身影,面带异色,径直走上山去。

月上柳梢头,陆云在月琳的陪伴下来到吉祥铺,问起沈家二掌柜的的名头,无人不知,陆云很快便找到了他。

沈二掌柜身材瘦弱,一部短须自然飘洒,略显文弱之象。他听完陆云所言,重重拍了一下紫檀桌面,叹道:“奸商误国,民生多难,像陆兄这样忧国忧民的才识之辈已经不多见了!我这有粮食两万担,每担五两银子,陆兄意下如何?”

陆云喜出望外,“小弟先替淮南百姓谢谢沈二掌柜了,但是在下手头银钱不多,不知可否赊欠?”

“这倒叫小号难做了,这样吧,我先给你一万担,你只要付一半的钱,余款以后付清,这样不知可否?”

“多谢沈兄!”陆云欢天喜地,急忙回到铁铺,动员工人们运粮食,并且花钱买了数十辆马车向淮南运粮。

粮食一到,立刻解了淮南燃眉之急。王轩自平阳返回淮南老营,开始大量招徕灾民,淮河南北的灾民闻风而动,不到十日,淮南老营已经收容的灾民达三万之众。

陆云自江南秘密潜回,在老营安置灾民,设立工商,进行一整套的改革方案。

首先一条便是扩军,陆云在灾民中选取年壮年编成民团,每团一千人,作为正规军的后备兵员;同时设立保甲制十家为一甲,选取一人作为甲长,十甲为一村,十村为一寨,选举老成稳重之人作为寨首,统管全寨事务。并在每寨抽取一百名百姓充当寨勇。表现优秀者可以调入民团,守卫地方。

陆云将淮南的荒地平均分给每家每户,并将赋税设定为百分之十,即十一税。他认为这样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而且鼓励生育,扩充人口。

灾民源源不断的涌来,陆云的淮南老营,新营加上平阳附近的土地均被平分一空,现在陆云下辖五十余寨,民团四千余人,寨勇五千多。实力大涨。

但是正规的军队依旧不足,杨文广的左路军在两次扩军后达到了五百之众,但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月琳的右路军就别提了,总共不过三百人,还是陆云打着旗号帮月琳招纳的,吴省身申请设立水师,总共也只招收到二百余名,战船三条,两条中型,一条小船,每天除了训练就是搞运输,简直成了专业运输大队了。

至于陆云的中路军,从总司令到小兵伙夫全算上就陆云一个人,堪称光杆军。陆云这个光杆司令名副其实,绝不掺假。

每天看着杨文广和月琳骑着高头大马纠集手下兵丁吆五喝六神气活现的样子,陆云就气愤,恼怒,愤怒,狂躁!甚至有打人的冲动。

夏去秋来,绵绵的秋雨滴答在房檐石板上,发出单调的脆响。

陆云坐在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里抱着双腿看书,《春秋左传》他以前没有时间看,现在各方面都有人管辖,他也乐得清闲。

西门礼不识时务的推门进来:“主公,属下认为应该将政管体制进行改革。”

“哦?西门兄何出此言?”

“主公须得明白,治国犹如治家,首先便要吏治清明,百姓安居,其次便是重整武备,示强于外,震慑诸敌,再次要限制领兵大员,束其手,限其权,国家方能安定。”

“那么请西门兄说说,如何才能吏治清明?”陆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最讨厌的便是贪官污吏,不但因为他们收了自己的银子,更过分的是他们收完银子不办事,可恶至极!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要官员明理知信晓义,这样他们才能以正道治理一方,还要他们了解民间疾苦,晓得百姓艰难,再晓以大义,动之以情,吏治可清!”西门礼说完得意的看看陆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