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第1/3页)
元芳的&ldo;雲麾將軍&rdo;不是白得的,籌劃一番,由他先領著三百人的精銳,騎馬先到東京城外去部署,若能先進得城去那是最好不過。再由高燁、劉雄遠與竇三帶領各自兄弟,兵分三路。
汴京雖有條汴河,但並非一條獨立的內陸河流,而是屬於隋煬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中的一段‐‐通濟渠,自唐以後稱&ldo;汴河&rdo;。
這京杭大運河的歷史、經濟、政治、軍事意義不消多說,可謂是大宋王朝的生命線了!它是分四段來開鑿的,從長安至潼關稱為&ldo;廣通渠&rdo;,從洛陽西苑經成臬、中牟、開封、陳留、杞縣到淮河部分稱&ldo;通濟渠&rdo;……剩下才是從鎮江至餘杭的江南運河,以及直達燕京的&ldo;永濟渠&rdo;。
根據汴河從西北至東南,斜貫汴梁的流向,元芳定下兵分三路的計劃來。
高燁頭腦靈活,善應變,讓他領著高家軍繞道,從汴河上游的中牟順流往下,進入東京西北角。劉雄遠所率的劉家軍因常年駐紮在遼東,水性欠佳,但兵馬彪悍,夜裡走官道,白日躲山林中修養,兵強馬壯,不消兩日,定能到東京城外,有元芳開了道,再做他後援再好不過。而竇三則是率了竇家部曲,均是土生土長的東京兒郎,過了杞縣、陳留,從汴河下游,逆流而上,直入東京城東南角。
三方人馬圍剿,將皇帝困在城內,緊靠著東北角,退無可退,直打到他心服口服為止。
數萬人夜以繼日向東京城靠攏自不必說,東京城內局勢卻也是愈發緊張了,可謂劍拔弩張。
先是皇帝硬要將竇皇后送帝陵去&ldo;養胎&rdo;,被一眾朝臣勸阻,皇帝大發雷霆不說,還將勸阻最活躍的幾人打下天牢,道他們與竇家&ldo;賊子一窩&rdo;。
那幾個文臣有些氣節在,本就是為著大宋江山社稷才冒死進諫的,被安了這&ldo;賊子&rdo;的罪名,有位御史心氣難平,居然就生生撞死在牢中了。
剩下幾個有口服心不服的,有真被嚇怕了的,俱都不出聲了,安靜如雞。
皇帝這才曉得以特權下死命令的快-感來,原來這幫文臣都是怕死的,只消他態度強硬,哪有人敢逆著他?似是為了驗證這一想法似的,他又下令要全城搜捕&ldo;竇家餘孽&rdo;,元芳他拿他無法,但淳哥兒卻是個懵懂小兒……
他也回過神來了,據從竇家下人處審問出來的口供,那小兒在奪爵抄家前一日都還在府內呢,第二日人就不見了……他一路向西南都設了關卡,一夜之間他個小兒不可能逃得出去,定是還躲在城內某處。
想通了這一關節,再想到鄧菊娘那老貨的萬貫家財,他愈發篤定了找到淳哥兒就能順藤摸瓜挖出寶藏來,第二日就下了死命令,就是掘地三尺,當日也必須找出淳哥兒來。
可憐兵馬司的人被他捏手裡,如提線木偶般擺布在皇城前守著他,只苦了禁軍眾人,東京城內家家戶戶都被搜過不下三遍,只消是模樣介於五至八歲的男娃,都被他們查了四五遍。
每日早出晚歸不說,整日間東家竄進西家竄出的,惹得民眾敢怒不敢言。禁軍中不少兒郎都是成婚生子了的,這般大張旗鼓擾民,尤其是那些小兒,被嚇哭嚇病了的不在少數,心內就愈發不屑了。
其間曾與元芳走得近的禁軍副統領,才三十出頭的年紀,家中有對雙胞胎兒子,見與自己兒子同樣年紀的孩子遭罪,他既為沒找著淳哥兒而慶幸,又為找不著而發愁……照官家這般&ldo;死磕&rdo;下去,說不定還會有無辜小兒喪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