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2/4页)

只要他们一旦信服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要组织他们就成了简单的事情。

“哪这么说,种的人是村里的人,养的人也是村里的人,卖的人不是村里的人,只不过固定了一块摊位罢了,每一次去占摊位的同样是村里的人,我们啥子都没有做,哪里当得起一个谢啊,村里人帮忙做活路都是换工,就我屋头,家里没啥人,大家从年头帮到年尾的,我才当一个谢呢。”

告别了莫春花,李婆婆带着两个孩子回家来,而李芳和李心圆刚被自家老爸老妈给带走了。李芳走的时候还在给李婆婆告别说要来陪婆婆呢。

“玉儿啊,村里面的人都帮了我们好多呢,你看,你春花幺幺就因为你一句话都把茶摊摘了给你吃,明天我们给她屋头送一个南瓜过去,我们这个南瓜是从你三舅爷那边拿来种,面得好。”李婆婆一路抱着两岁的小孙子,一面给孙女言传身教,李玉听得直点头。

农村人对于邻居非常的注重,今天谁家收多了南瓜就给邻里送一个,明天谁家又得了丝瓜又还她家两根,自己做点好的也端给别人一点,要是有点稀奇的也回送别人一些,这样一往一来之间,大家的感情就比亲兄弟还亲。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说的这些可爱纯朴的农民们吧。

在这一刻,李玉是满足的,虽然说起来在李家坝的改变中她并没有出到几分力,甚至村里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蛐蟮养猪根本不是从哪里听来的,而是先进了十多年的农副业技术,但是也不碍着李玉暗自乐不是吗?成就,并不是一定要让别人看到,对于李玉来说,大家脸上的笑容就是她最大的成就,感谢老天让她重生,也感谢老天让她带来可以改变大家生活的东西。看着大家虽然没有多少的富余,却不用为娃儿学费操心,这让李玉觉得这才是上天送她最好的礼物。

“玉儿回来了啊!余老婆婆不用天天念到起了,玉儿啊,这回不是放假了嘛,可要多耍几天啊,你不晓得,你们没有在屋头啊,你婆婆一天到晚都念到你们,说想你们了,玉儿也是,在学校不是也有假期嘛,咋个不回来看一下你婆婆呢?”

弯里的陈婆婆是李婆婆在家比较谈得来的老从之一,唯有嘴碎了一些罢了,现在看到李玉,忍不住替邻居念了起来。

“陈婆婆,你身体还建旺啊,这一次回来要耍几天才走哦,玉儿也想婆婆了,只是玉儿晕车的很,所以才很少回来哦。”

“你这老婆子,就晓得说胡话,人家我屋玉儿在那边不但要读书,还要学弹琴,你不要看她小哦,那琴弹得可好听了,玉儿啊,不要听你陈婆婆胡说,要是我想你们了,我也会去看你们去,在那里认真学东西就好,你妈在外面做生意送你去县城读书也不要容易,下半年你就要正式上小学了,学费又高了不少。”

李婆婆虽然知道陈婆婆是好心,却还是瞪了她一眼,也不想想,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嘛,要是说到媳妇那里去了也不好听,她在家里忙,至少还有农闲,去县城看了媳妇才知道,这做生意啊,看起来轻松在那里等客人上门,却是个劳心劳力的活,没生意急,有生意也急,生意太好更急,有的时候饭都不能按时吃,哪有不累的哦。

更何况县城里也不是好远,要是想娃儿了,她也可以自己坐车去看啊,这开车的又不是啥外人,还可以直接把她送到哥哥屋楼下呢。

陈婆婆也不怪余老婆婆不识好人心,听到余婆婆的话有些惊讶的说道:“这玉儿还会弹琴啊,那不得了哦,好久也弹给陈婆婆听一下要不得,在城里面呆过的娃儿就是不同,看看这身衣服,就是比在屋里的娜儿好多了!”

那带着羡慕的语气里好似还有几分忌妒的成份,一时之间,李玉除了干笑不知道说什么,不由得在心底暗叹,婆婆啊,这有啥好说的呢,她学弹琴不过是自娱罢了,怎么生好去给人家当猴子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