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部分 (第1/5页)

“哦,说来听听?”

“当毓族人动笔的时候,他身周空间就会陡然涌出一股特殊灵力,也就是文气。自他下笔开始,文气就开始不断酝酿,最后到完成之时,文气就会灌注进那人体内。”王崎道:“我觉得,这就是颇为有趣的地方了。”

宋史君道:“师弟请说。”

“我在想,文道到底是如何判断一个作品是否完成了呢?”王崎道:“比如说,若是有人突然来了灵感,写了两句诗,然后冥思苦想之中遇上急事,出门一趟,然后等他回来的时候再将之续上,那么,文道是怎么给文气的?是先给两两句的,再给全诗的,还是完成了之后一并给?”

宋史君不假思索的说道:“毓族文史相关记载很多,以诗句而闻名的诗人基本都遇上过这种事情。实际上,文道判断‘完成’的标准,是以‘作者内心判断’为基准。”

王崎眉头一皱:“读心?”

可不是每个长生者都有龙皇陛下那么高的底线,一直自我约束,不阅读关键部分。

——是不是要毁掉分身的部分记忆……算了,现在估计也不一定来得及。而且当着别人的面做,不大好。

王崎点头:“那么,若是一人做出一首诗的上阕,另一人完成下阕,那文气又怎么分?”

“先结算全诗,然后按照上下两阕的好坏判断分成。”宋史君对答如流。

毓族以文道立足,对于这方面的记载又怎么可能不用心。

“对对子也是这样?”

宋史君点头:“然也。”

王崎接着问道:“若是古人在古迹上留字,而后人应和,完成一首诗,而那时上阕作者已经作古,下阕作者是否能够获得全部的文气?”

这个例子倒是稍偏了一点。宋史君皱皱眉,道:“不可。依旧是分润。”

“那么。”王崎站了起来,道:“若是一个上阕对上了许多下阕呢?比如说,我专门在某个名胜留墨,只写上阕,引得不同作者来写下阕,是否可以重复获取文气?”

第四十章 标准不明

“抛砖引玉”之故事,出自于禅宗经典《传灯录》。这故事说的是当台有两诗人,一名常建,一名赵嘏。赵嘏文名高于常建。一次,常建听闻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便提前一天去寺庙,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第二天游览,见到这两句诗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于是,常建用一次一般的诗句,换来了赵嘏一流的诗句。

无文气的地球自然可以这样搞,神州文坛也曾有类似的典故。

但是,央元呢?

听到这句话之后,老者噗的一声笑出来,然后很没形象的揉了揉脸,道:“师弟,你果然不是常人……这种法子,真的,一般毓族他想不出来。”

“到了名胜古迹之后呢,突然来了灵感,然后提笔写诗,写到一半灵感难以为继,又不能常住景点,所以干脆不屑。这个时候,他主观上应该是认定作品‘没有完成’。”王崎道:“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那个人应该一直得不到文气。而后来补上的人,才是‘认定已完成’的作者。这算是矛盾吗?”

“不。”宋史君摇了摇头:“文道有一条铁律,同样的文字,只能获取一次文气。之后,就都只能启动法术效果。因此,你这样做是不行的。”他看了看王崎,有笑了:“但是,哪怕是一亿个毓族人里,也未必有一个能想出这种法子。”

果然是专挑漏洞的。

“但毓族总人口数十亿吧?”王崎道:“总有人想得出的。若是这世界上没有出岔子,也就是说文道其实有评判的机制了咯?”

“是啊。‘只能获得一次文气’是铁律。”

“但是,很扯淡。”王崎严肃道:“如果说我说的这种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