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对每种治疗方案,你还需要继续询问如下问题。
● 我采取这种治疗方案,我受益的可能性有多大?
● 受益的程度如何?能痊愈还是仅仅能缓解症状?
● 我采取这种治疗方案,受害的可能性有多大?
● 可能发生的有害副作用究竟有多严重?可能导致死亡吗?
● 是否还有我们医院不能提供的治疗方法,如果有,我在哪里能得到这种治疗方案?
● 除了主流医学的治疗方案,其他替代医学(如中医)在这方面的效果如何?
● 为了战胜疾病,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免费TXT小说下载
3知己知彼:了解医生怎样思维(1)
福特汽车流水线上的医生
对于现代医学,如果我们宏观地看待它,可以得出怎样简洁的观点?——那就是:现代医学是大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在工业时代,标准化是一个核心问题,而在现代医学中,标准化也是一个核心问题,不仅医生的培养努力地标准化,而且标准化贯穿在整个治疗的全过程——标准化是现代医生思维的灵魂!
现在医学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希冀培养出医学大家,而是旨在培养出一些质量尚可保证的医学技术人员,就像现代化汽车工业的目标并不是要精心打磨出几十辆顶端的劳斯莱斯,而是要生产出几千万辆质量尚可保证的福特汽车。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最大可能地保证不要让品质低劣的医生进入专业领域(医师资格考试),它希望让标准化深深烙进每个医生的脑中。诊断需要标准化,治疗方案也努力标准化,治疗的实施也标准化。同一个病人,医学高度发达的美国如此诊断,可能在中国最边远的山区也得出同样的诊断结果;而在治疗上,可能具体的药物或操作上略有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治疗原则。
一切按《操作规范》办事
如果我们能勉强公允,我们其实可以把现代医学的辉煌部分归功于标准化,正是标准化极大地避免了误诊和误操作,保证了现代医学较高的质量。中医当然是很伟大的东西,但它至今也成不了主流医学,不仅在国外是这样,即使在国内,我们高嚷着中医是医学的未来,更多的还是我们一厢情愿。尽管我们的宣传上是“两驾马车齐头并进”,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医其实是不断萎缩的,这其中就有无法标准化的原因。在中医的诊断、治疗上,主观的因素很多,同一个病人,100个中医师来看可能可以得出100种诊断,可以开出100种处方,那么,我们有办法来保证医疗质量吗?我们用什么来避免庸医的误诊误治呢?我们求诊于中医都希望找个老中医,希望找个经验丰富的朗中,可能如果你找对医生了,治疗效果很好,如果你没找对人,就只能自认倒霉;而在现代医学中,因为有了个标准化,可能大多数年轻医生和老专家的诊断会是差不多的,治疗方案也是大多相同的,那么一个基本的质量就可以保证!为了求得标准化,于是就有《医疗操作规范》,于是就有各个专业的、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的治疗指南。特别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上,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治疗指南出台,努力要求全国或全世界的医生根据指南办事。如果你按规范、指南行医,即使出了问题也不是你的责任;如果你不按规范、指南行医,即使你有天大的理由,有万种的借口,出了问题那就是你的错。就如在癌症的治疗方案选择中,或许一些家属会发现,在小医院和大医院用的治疗方案几乎一样,原因是,其实医生自主的机会并不多,大医院、小医院的大夫碰上同一类病人,他们会用大致相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他们会去翻同一本书,会去选择同一个方案,这就是标准化的魅力!
排除,证实,再排除,再证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