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5号他参加埋尸体,开始尸体放在他们面前,他看都不敢看。但他和另外两个战士是专门负责为尸体洗脸的,不看怎么行?他只好硬着头皮看。孙冬说,我一看,有的脸肿了,有的脸烂了,有的只有半边脸。我从来没有见过尸体,更没有亲自接触过尸体,非常害怕!我刚拉开第一个尸袋拉链,就看见遇难者的眼睛直直地瞪着我,是个男孩,下面还有一滩淤血,吓得我慌忙倒退了两步。但孩子的父母却没有退,不但没有退,反而还把脸贴上去,用手合山孩子的眼睛,嘴里还轻声地说,你看你看,孩子很不甘心,死不瞑目啊!我就想,我是老兵了,两年了,不能怕,我就去扶孩子的头,想扶正,可孩子的脖子已经僵硬了,我一动,他的眼睛好像又在蹬着我。我确实很害怕,但我看见孩子的父母哭得很伤心,真的很伤心。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知道,天底下最爱的孩子是父母,只有父母的爱才是最无私最伟大的,地震无论把孩子压成了什么样子,父母都会把自己的脸贴上去,可以不顾一切。这个世界没有比亲情更可贵的了。于是我就想,我既改变不了孩子的命运,又什么事也做不了,只能把孩子身上打扫干净一点,为孩子洗上最后一次脸,让父母看到孩子干干净净地走了,心里会舒坦一些。自己只能做这点事情,不然到灾区来干什么呢?这么一想,我心里就没那么恐惧了。这天上午我们埋了40具体尸体,中午都没吃饭,没有时间吃饭,也没心情吃饭。下午和晚上又埋了几十具,一共埋了100多具。下午,有一个尸袋里装了两个小孩,两个小孩死死抱在一起,我怎么掰,也掰不开,可能是地震时两人都害怕,就互相抱在一起,才吓成了这个样子!而且,不知什么原因,两个孩子死了,却没一个亲人来认领。我为两个孩子洗完脸,把头扶正,照完相,就把两个孩子埋了。由于两个孩子最后也没掰开,就合葬在一个坑里了。
镜头10 替生者下葬,为死者站岗(13)
此外,还有一个年轻的排长,就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位带着10个战士镇守桥头的小个子排长——向东!
向东,22岁,湖北巴东县人,4岁上小学,9岁学计算机,16岁当兵。之所以要再次提起这个小个子排长,是因为他在黄继光团的军官中,虽然年轻最轻、个子最小、职务最低,但与尸体打交道却最多!最多是多少?从5月14号到16号,短短三天时间里,他亲眼见到和亲手接触的尸体,至少有500具!刚到洛水,他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尸体;离开洛水来到红白,与他朝夕相伴的,还是尸体!想想看,在这三天三夜里,他的分分秒秒如何度过?他的灵魂深处,又是怎样一种心跳?
向东带着10个战士离开桥头、找不到连队后,很快就在洛水镇找到了参谋长彭元军。彭元军参谋长告诉他说,他们连可能去北川了,不管想什么办法,总之一定要找到连队!向东说,战士们已经两天没吃一口饭了,实在走不动了,能不能先找点吃的再找连队?参谋长就让他们去六连炊事班找。六连炊事班这天熬了半锅稀饭,却只有一个碗,还是参谋长刚刚吃过的。炊事班长说,就这一个碗,没水洗,就凑合着吃吧!向东就让10个战士排成队,新兵在前老兵在后,然后用这个没洗过的碗盛上半碗稀饭,先给第一个战士喝;第一个战士喝了后,再用这个碗盛给第二个战士喝;第二个战士喝了后再盛给第三个、第四个战士喝;然后第五个、第六个战士接着喝……最后,等这个一直没洗的碗轮到向东手上时,碗里只剩一口稀饭了。向东喝下最后一口稀饭后开始找北川。向东从来没听说过北川,更不知道北川在哪儿,后来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去北川的方向,参谋长又告诉他说,他们连去的不是北川,是红白。但参谋长不知道“红白”是哪两个字,连队也联系不上,让他自己去问,自己去找!向东就自己去问,自己去找,终于问到了去红白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