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2/4页)

了。倒是让王掌柜见笑了。我看这回龙观古董市场,多说陈老爷子是个实在的生意人,本来这东西是想着让给王老爷子看的,麦收的时候我回家了一趟把东西给拿过来的,但是没有想到陈老爷子出现了意外,这东西也就是压在我的手中了。我看王掌柜也是讲信誉的人,今天就带着东西厚着脸皮过来请王掌柜指教一下。”

再一次被说到讲信誉,实在人,这一点王海东虽然脸皮是相当的厚,连自己的老子的冷嘲热讽都不当回事,但是被梁满仓这一说总也是觉得有点惭愧,一片钧瓷被王海东捡漏了,倒也算是不怎么样的厚道。

梁满仓可是没有注意到王海东的脸上有些不自然的表情,既然是他在古董铺子里面做过几年的学徒,当然是知道在聚宝阁铺子里面的长方形的那个桌子是用来查看字画等玩意的。

他仔细的拂去蓝布包裹上的尘土打开包裹,果然是一卷大轴,小心翼翼的从盒子里面拿出来一副大轴来。王海东根本就不用动用异能就能够断定这大轴不是现在的手艺做出来的装裱。

若是单单从外面看的话,至少是清朝的手艺,应该是清三代的东西。再具体就要打开看了。

梁满仓打开大轴,上面写的是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承千古的名句。写这幅作品的人倒也是别具一格的书法把这首词的意境给表达的淋漓尽致。

王海东看了看这幅书法说:“这幅作品看上去是刘墉的书法,不管是从字迹上还是从意境上都和刘墉的很是相似,但是后面有一个印章【飞腾绮丽】呵呵,这就是刘墉这家伙的老婆代谢无疑的了。

这家伙倒也是实在人,自己小老婆写的他也算是给后人留下一些破绽。有了这印章,必然是让小老婆的手笔了。”

宰相刘罗锅中哪个弯腰驼背的罗锅子刘墉其实和真正的历史上的刘墉是不一样的。传言他是罗锅子,大约是从嘉庆的记载中流传出来的,嘉庆年刘墉都七老八十了,弯腰驼背很是正常了。

年轻的时候的刘墉多少也算是偶像派了。

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这已经是相当高的评价了,几乎可以说别开天地,自成一家,在清朝那种**横行的朝代,刘墉在书法上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大家了。

刘墉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宰相刘罗锅中刘墉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也是符合事实的。确实是大学问的读书人。

);

第一百三十六章这幅作品不值这个价

刘墉的书法境界可以“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人所喜爱。

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对书法家要求严谨规范,独宠“馆阁体”,扼杀了书法艺术的个性,使其趋于退步。

刘墉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钊耄�ㄎ航��е郁恚�嫜照媲洹⑺臻�案骷曳ㄌ��泻蟛皇芄湃死瘟��卜峁蔷ⅲ�逗裆癫兀��欢莱觯�猿梢患摇�

刘书法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承前启后作用。

在刘墉诸多传世书法中,有很多代笔和赝品,特别是刘墉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这个就是和宰相刘罗锅中的有点不一样了,可以说,刘墉除了大老婆,至少有三个小老婆,而且是那种红袖夜添香的小老婆,个个都算是文化人。林黛玉一般的才女。

而鉴别刘墉的作品真伪代笔,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