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5页)
何况知道落下来还要爆炸!
鬼子的头车受到了最高的礼遇,几乎三分之一的子弹和手榴弹都是给它的。数百枚手榴弹几乎同时爆炸,张凡耳朵几乎震聋,硝烟被山风吹起,四处弥漫。
头几辆车已经不成摸样,瘫痪在狭窄的石桥上,火焰熊熊,彻底堵住前进的路。后头的车接连追尾,为规避前头车辆的军车四处乱撞,时不时就有卡车开到两旁山坡上,倾斜翻到,横七竖八的乱在沟底。
车上的日军和辎重翻了一地,又随即被后续的车辆碾压。或成为山上的八路军的攻击目标。还有车队中大量的马车,更是添乱,受惊的马匹根本无法控制,都试图挣脱缰绳跑路,于是拖着车辆和赶车人四处乱窜。有的相互撞到,有的陷在前头倒落的车辆中,还有被身后重重翻到的车辆拖带着倒在地上,四蹄乱蹬,唏溜溜嘶鸣。车上的物资滚落地到处都是。
第一波打击是敌人损失最大的,几乎所有能看见的鬼子都被招呼,车辆驾驶员,更有神枪手专门照顾。投弹手都是选的八路军中身高臂长,臂力惊人,投弹准确,而且还有配合,这种手榴弹拉了导火索有5、6秒时间引爆,有经验的投弹手很会控制,有的贴地爆炸,有的控制在头顶爆炸,有的落地即爆,有的落在鬼子逃跑路线上延时爆,五花八门。
八路军的投弹技术可不是盖的。这源于八路军的弹药补给很少,为节约子弹,射击训练少,而这种不费弹药的投弹训练深受追捧,所有八路军部队都投入了很大精力,所以几乎所有八路军战士的投弹水平都不错。这直接造就了军中很多优秀的投弹手,把二战手榴弹的潜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紧接着,第二轮打击,各种轻重武器齐开,随意射击。投弹手第二轮投弹,专朝人多扎堆的地方,尽量造成人员伤亡。
数分钟的功夫,已是第三轮投弹,这回投弹目标是沟底路旁,敌军寻找隐蔽的路线上,封住敌人退路。为第一次冲锋做准备。
三轮打击过后,沟中敌军蒙头转向。这时,老抗战电影中熟悉的冲锋号声响起,张凡第一次亲耳听到这嘹亮的军号声,不觉心潮澎湃,热血上涌,恨不得随战士们一起冲下山去厮杀。
只见漫山遍野的八路军突然都蹦起来,身上还缠带着藤草树叶的伪装,雄壮的喊杀声响成一片!这跟电影里的八路军冲锋非常相似,只是在现场观看更显得刺激!
老爷庙这边,除各重要火力点的战士外,一线的士兵齐齐抽出腰间刺刀按在枪头,更有一队士兵,放下枪支,从背后拔起一把厚背大砍刀,目露凶光。副团长杨勇和3营长老邓更是身先士卒大喝着率队先冲了下去。
第六章 激战,救治与诊断
一时间士气如虹,杀声震耳。满山都是抖去伪装的战士,从西北、东南、西南三个方向冲下。而东北面是悬崖直壁,无法从沟底攀爬。
纵然冲锋,也是很有章法,步枪兵率先冲下,抵近后开枪,“呯!呯!呯!”的枪声连续不断,正在地上隐蔽,刚刚爬起来还未站稳的日军,又倒下一片。
而后冲到近前的八路军战士,端着刺刀三两个一组,蜂拥而上。保持两三个战士对一个日本兵的局面,以多打少。
随后大刀兵从侧后掩杀而来,专找敌人聚集的地方冲杀,不让日军组织起有效防御,分割敌军的队形。因这大刀背厚体重,是近战绝佳凶器,专为克制日军擅于拼刺刀的武器,士兵还是专选的练家子,日军的步枪通常抵不住这刀势凶猛,常常被大力劈断。因此冲锋陷阵,接近敌军后,这大刀兵所向披靡。日军被他们盯上,很难留下全尸!
最后,机枪兵,投弹手迅速占领沟旁两侧的制高点,组织起新的火力点,近距离压制敌军。
日军措不及防,被打得晕头转向,乱作一团。十多里长的车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