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5页)
基文担任次官级的外交助理。文室长说:“因为有新制定的职责,请潘大使务必就任。”文室长两次强调了“新制定的职责”。事实上,潘基文希望担任外交部长官或驻联合国大使。
不过,潘基文本着“不挑岗位,努力工作”的信条,担任了次官级的外交助理。虽然人们希望他担任外交部长官,最后却做了次官。
2003年2月,卢武铉总统第一次见到潘基文,并在青瓦台一起用餐。见面打招呼的时候,卢总统说:“潘助理,你还不了解我吧?我也不怎么了解你,以后我们好好共事吧。”
卢总统的话里包含着这样的暗示,以前是因为不了解外交官潘基文,现在重新安排工作,将来还会委以重任。卢总统说,时间越久,越感觉起用潘基文是正确的选择。根本性的想法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卢总统还是高度评价了他毫无瑕疵的工作处理、诚实和无私的态度。
卢武铉政府上台以后,围绕韩国的外交状况并不明朗。2004年新年伊始,其他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们纷纷祝福新年,外交部的高级官员们却发出了忧虑的叹息。
2004年年初,韩国外交的两大悬案,即韩国与智利自由贸易协定(FTA)批准同意案和派兵同意案的国会处理有可能推迟到2月份,消息传开之后,立刻造成了紧张的气氛。外交官们虽然斯文,却冲着国会议员们发出了粗暴和愤怒的呐喊。
当时,驻智利大使慎长范史无前例地向全体国会议员分发了四页A4纸的公开书函,这也是迫于危机感的举动。某位高级外交官说:“韩国向智利承诺的FTA,向美国承诺的派兵同意案没能在一月份处理,今年的外交工作必然面临重重困难。”
现场的声音更为迫切。“2003年12月开始与日本协商FTA之后,预定二月份举行第二次会谈。而且,韩国马上就要与新加坡协商FTA,如果与智利的FTA不能生效,我们怎么好意思在协商现场露面(通商交涉本部外交官)。”“政府已经向国会提交了派兵同意案,然而国防委员会还没有商定。考虑到派兵准备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如果一月份还不能处理派兵同意案,那么对美国承诺的四月派兵就不可能了(负责美国问题的外交官)。”
自主派与同盟派的矛盾
鉴于这种情况,2004年1月,外交部内部“自主派”和“同盟派”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实际掌权者的386世代①为主的国家安保会议(NSC)和外交部对美政策负责者之间的矛盾随即公开化。
“自主派”以NSC政策企划室为中心,主张对美政策应该区别于过去,这些人大部分都参与了当前政权,并与原来的对美阵线处处为敌。特别是在讨论女中学生孝善和美善死亡事件的后续处理、伊拉克派兵案、龙山基地迁移协商等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更是伤了和气。看不见的战线已经在无形之中形成了。
以曾在驻美大使馆工作最低三年时间的人们为主轴,形成了外交部对美阵线,主张不要对抗开展强力外交政策的布什政府,相反,NSC则强调所谓的“自主外交”,指出过去的对美外交政策存在大量屈从成分。这种潮流被媒体放大为“自主派”与“同盟派”的对立。
在这个过程中,对美阵线负责人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场合,都宣称必须慎重对待韩美协商,于是青瓦台和NSC发出了警告信息。
另外,部分外交部职员在非公开场合发言,对政府在龙山基地迁移协商的立场表示遗憾。驻韩美军突然迁移,国民在安保方面容易感觉不安全,所以他们认为必须慎重考虑国民的心理因素。青瓦台接到了匿名信,内容是“尹永宽长官及次官、局长、课长等批判卢武铉总统有关龙山基地迁移协商的对美政策”。这封匿名信还具体指出了批判卢武铉总统的发言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