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4/5页)

露,在贤王大婚当日宴请宾客的便是这酒。也是我家主子好脾性,这酒是店里的三大名酒之一,主子自己也极爱,却甚少自己取来品尝。却在贤王大婚之日一坛一坛的往王府里送,唉……”

老掌柜心底叹息,又道:

“那日也是夜公子与我家主子来点数的,主子虽面上欢颜,心里却是疾苦的。贤王堂堂男儿始终要娶王妃,主子终究真情错付。那日取酒时老朽心疼,眼睁睁的瞧着店里的宝贝那么送走,与主子商议道宴请宾客无须用此上等好酒,酒窖里还有几种口感都极不错的酒亦可代替。然,我家主子却道‘王爷平日里叫朝廷百官看够了笑话,今日无论如何也不能叫王爷失了面子’。”

老掌柜陪坐着,情绪极复杂,缓了缓情绪再道:

“老朽其实明白,我家小主子啊,那也是极舍不得的,然如此做却只为博王爷欢心。想当初我家主子得知王爷有此乐趣,便一心酿酒,吃了多少苦头没人知晓。然而,贤王如今去了,主子亦再也不再出新酒讨王爷欢心了……唉,十里飘香不再推陈出新,待酒客厌了酒楼中现有的酒这十里飘香便也该结束了。”

夜千痕颇为意外的是,这酒竟然是临江为奚钰亲自酿的,还为她开了这家酒楼,如此看来,临江对她用情至深可见一般。

然,只可惜临江已被江海所吞再无回天之术。

夜千痕是唯一知道临江便是楚太子的人,然而真正的楚太子命丧江海,那常年被软禁在别苑的假太子如何回国复命?兴许,会死在途中。

当年别苑中上下串联演了一出绝妙好戏,真假太子调换之后便寻了个理由将楚太子送出别苑免遭盛金帝宫的君王残害,而送人选便是那同样刚进盛都的亲王盛夕钰。虽以伶人之名进了她后院,却因那时的盛夕钰年仅十几岁楚太子自然不会受任何委屈。而在楚太子被送走不久,别苑便传出消息太子中毒。

这三年来,那假扮之人是拖了一口气在,如今挨到回朝之日空性命亦不久矣。

然,这数月过去,却未从楚国传来任何有关楚太子之消息。以此,夜千痕不确定临江是否当真葬身在了江海。他有疑问,在确定奚钰无性命之忧时便沿赤水往下游走找了数十日无果。

此事,他亦只在心底思虑,并未告知奚钰。如此,也仅仅恐于她再添烦恼。

奚钰转身垂泪,心中悲恸莫名,今日因兰君终归乐土又去瞧了梅生,心中本已情绪颇重,此厢再听得临江之事,她顿时觉得自己混账。身边之人因她一一离去,而她却依然活得潇洒,她再无颜面对泉下有知的他们。

奚钰与夜千痕离开之时正巧遇见撒酒疯的和硕小王,只瞧得他一手提一壶霜凝露在廊子上摇摇晃晃,口里不断念念有词: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何须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这是当日他与奚钰痛横滨、清原二人泛舟游湖之时奚钰随口而出之词句,如今已为盛都皇城百姓流传,连那街头巷中小儿都朗朗上口,同时被谱成曲广为乐伶传唱。此厢和硕小王便将此首辞令即唱又念,摇晃身形极尽痴傻疯癫之态。

“而等不知,倘若我王兄还在,这坊间便已满街漂传她的旷世佳作……只叹,只叹那圣明之君并非圣明要了我王兄性命……”和硕小王终日酗酒,人亦在半醒半梦之间。

然,此厢掌柜送夜千痕下楼听得和硕小王那番言辞当即吓得面色惨白,往一边小二使了眼色,他亦同上去将小王爷拉着上楼进雅间:

“郡王殿下此话可乱说不得啊,您是皇亲贵族您有免死金牌,然我们这些个穷苦百姓哪里能如您一般?你此言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