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5页)

前后左右五六个村子,识字的就我一个。

要念书,得去镇子的集上,或者镀城。

墨和砚台是托后坡张田丰集上买的,笔是我自己扎的。

一小撮挑出来的细野兔毛,一根细竹管,一根自织的棉线麻线,或者干脆草纤维搓的细线。

线从中部扎紧兔毛,一圈挨着一圈往毛根部绕密实,塞进竹管里。

外头的就可以沾了墨汁上阵了。

村里的孩子们跟着我捣鼓,兔毛,也有用猫毛狗毛的,粗糙归粗糙,早就人手一支。

拿了个木板,破碗盛水,用来学写字。

夏天热,一面写完,手一抹,翻面继续。

等到背面写完了,再一抹,翻回来,正面已经干得差不多了。

来找我写信的是个过了知天命的老婆婆,南边小坳村的。写在农家手工织的浆布上,下回赶集由人带出去。

老婆婆说事有些唠叨,我听她絮絮叨叨,一边磨墨。

磨完了,问,“给儿子吗?”

“没错,给咱家二犁,咱家这小子懂事……出远门……”

题头:

我儿二犁。

“要他回来看看吗?”

“想啊,今年春茬雨水刚好……拔高似地往上张……咱家二妹子上月得了个小子,那小子落地哭得响呢,村前村后都听得,稳婆说啦……”

“……他在那管事呢,年节总走不开……

“……就是不知道……年纪……说了媳妇没……”

……

……

正文:

娘知你走不开,家里都好,田里庄稼不错,你放心做事。你二姐姐平安生了个壮小子,你的年纪也该成家了,不知你有了中意的没?

若是没有,张四嫂家的大妹子,娘可就做主给你说了。

家里用度够了,今年不要往回捎钱了,自己添几身衣服,吃些好的,身子要紧。

记得快些回信啊!

另:

新添了四只母鸡,下蛋都勤快。

你爹的牙又少了一颗。

……

……

署名:娘。

代笔:张家坡时临。

时间:七月

完事看了一遍,应该合格了。

老婆婆小心吹干收好,起身回家。

我看看桌子那边,多了一小草篮的十来个鸡蛋。

那些母鸡下蛋真的很勤快呵……

而且很大,有好几个双黄的。

日子就这样慢慢稳当下来。

教字入了轨道,我另加了门算术。从数数开始,以二位数的加减为目标,可以的话再教乘除。

没有教他们阿拉伯数字符号,不过强化了心算。

三天两头总有人找上门来代笔。甚至有赶集赶到这边求了代笔,顺便在出嫁的姐妹家看了亲宿上一晚再走的。

为的不过我不拘笔墨费。

为什么要拘呢?

我吃的不多,六嫂坚持,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我门下的了,光这点,管饭也是应该的。根本不肯让我贴饭钱。

村里前后家家户户前前后后,多多少少都送了些束修。有布,有米,有高粱,有猎物。六嫂说,我能把束修吃完就不错了。

庄稼人普遍比我胃口好,虽然他们和穆炎比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六嫂立场份外坚定。

从穆炎那里敲来的银子,买了砚台和墨后,再没有动过,倒是陆续多出来些铜钱。

庄稼人老实,要代笔的,没有会空手的。大多是田里山里水里产的东西,也有带上一小串铜钱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