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4/5页)
者,比起几位武侠大师的女读者要多得多的缘故。
美人如玉,英雄相思,剑气如虹。
有了玉罗刹、厉胜男这样敢爱敢恨的“女魔头”,谁还敢说女人软弱?有了谷之华、柳清瑶这样的一代女宗师,谁还能说女人无才?有了武则天、上官婉儿这样的女帝与奇英,谁还敢说女人无智?有了吕四娘、武玄霜这样襟怀坦荡的女侠,谁还能说女人无德?
最美的女子在梁羽生这里,最豪情的女子也在梁羽生这里,最夺目的女子也在这里更比比皆是!梁羽生的笔下,何止一幅百美图?
大师已去,未来者谁?
谁还能把江湖描述得如此义薄云天?谁还能把武林刻画得如此大义凛然?谁还能把女子塑造得如此瑰丽多姿?
文/占戈
链接:梁羽生生平大事记
1924年,出生于广西蒙山县,本名陈文统。
1945年,考入岭南大学,先学化学,后转入经济系毕业。
1949年,岭大毕业。经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介绍,7月进入香港《大公报》,初任翻译,后改任副刊编辑。
1953年3月至1956年8月,在《新晚报》副刊开《茶座文谈》、《李夫人信箱》等专栏。
1954年1月17日,香港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与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在澳门进行擂台比武,轰动港澳。同年1月20日,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开始在《新晚报》连载。
1957年…1958年,《江湖三女侠》、《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等改编成粤语电影。1960年代初,《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几部小说相继改编成国语电影。
1977年6月8日,应新加坡作协邀请,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作有关武侠小说的专题演讲。
1979年8月欧游时,在英国的伯明翰与华罗庚教授相识。华喜读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乃成人的童话”之语,即为他们初次会面时所说的。
1980年10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萍踪侠影》,即香港版之《萍踪使影录》。
1981年2月,广州《南风》周刊开始连载《白发魔女传》。
1984年9月,香港天地图书公司以“梁羽生系列”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图书展览。
1984年10月,广州《羊城晚报》开始连载《七剑下天山》。
1984年11月,《萍踪侠影》改编成京剧在北京演出。以青年演员为骨干的“风雷京剧团”主演。
1984年12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四届作协代表大会”。会上梁羽生所属的小组,有人发言抨击武侠小说,因而引起有关武侠小说的讨论。
1986年6月,退休,武侠小说则在1983年8月已停止写作。
1987年9月,移居澳大利亚悉尼。
1988年1月,台北的文学、戏剧界召开“解禁之后的文学与戏剧研讨会”,重点讨论梁羽生小说。“梁羽生系列”开始在台湾出版。同年7月,应邀访问台湾,与台静农、高阳等学者、作家会晤。
1994年1月,在悉尼作家节上,与金庸主持武侠小说研讨会。同年6月,发现膀胱癌。切除后,10月间又复发,动第二次大手术。9月,在悉尼受洗,成为基督徒。
1996年11月8日,悉尼中华文化中心成立。其大堂楹联由梁羽生题联,书法家黄苗子书写。
1999年1月,重返香港。与金庸、金应熙夫人等故友重聚。
2004年11月,香港岭南大学向陈文统(即梁羽生)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以表彰其对文学发展的贡献。同年12月5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