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5页)
序
文学史上书梦小说不计其数,建国后书梦的书寥寥无几。神话志怪内容的小说在明清文坛俯身可拾,但现已不多见。这部《落花梦》写的是才子陈洪波才女骆小枝遨游天国列国的故事,宗旨是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才子陈洪波驾舟到东海蓬莱寻找仙境,在满目悲凉凄清的落花楼进入梦境。他巧遇名姝骆小枝,二人偕伴同游天国。人世间众多幽灵在天国出现。她们在圣人国邂逅圣贤,一睹庄园梦蝶,诗客国参加诗会,与诗仙词圣举杯吟对;隐士国见姜公梦夺乌纱,呕心沥血;红楼国与宝玉、黛玉、宝钗重结梅花诗社,醉酒当歌;美人国盗符救人,桃花源搬兵增援;名利国目睹利欲熏心,颠倒国嘲讽阿房宫火光烛影,险象环生,太虚境瑶花琪草,暗递真机;宫花会群芳吐艳,柳暗花明,百花苑神姝簇拥,各领风流。群侠为盗清明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刀光剑影,镖影斧声。在原始国,雅典国、牡丹园、黄金国、丑女国、招贤国、宫花国、阎罗国诸国,落伽、落花、太虚、百花、天朝诸仙境,更是各有风土人情,神韵佳话。“黑旋风”李逵、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两个喜闻乐见的人物在书中纵横驰骋,引出众多笑语和情趣。
落花梦醒,全书但愿给读者留下众多思索和回味。我创作此书时是1971年,正在北京铁合金厂当炉前工。“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生涯自然艰辛。我当时是工厂的炉前工,是流水作业,三班倒,劳动强度比较大,每日干活汗流浃背,有时光着上身,挥锹握钎,烟熏火燎。我就是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利用工余时间完成了长篇小说《落花梦》的创作。从1971年夏天到1973年夏天,每天几乎都要写作三个小时左右。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严重扭曲,有的人就因为说错一句话而被戴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接受无休止的批斗、侮辱。我亲眼看到一个工人就因为在工作室的墙上写了抗联将领李兆麟的两句诗“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而被斥为“反动”。
为了解脱这些氛围,以示自己“身居闹市,一尘不染”的清高,在劳碌、艰辛、无奈、惆怅之中,去追求一种理想,一种境界,憧憬一种玫瑰之国,《落花梦》应运而生了。
《落花梦》成为我那一时期的精神支柱。
《落花梦》中有才子、佳人、英雄、侠客、圣贤、名士、隐者、仙人、明君,也有歹人、败类、奸徒、暴君、伪君子。
多少事,尽在不言中。但愿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作者
序于磐石斋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回 陈洪波漂泊蓬莱岛 骆小枝颠沛落花楼
诗曰:
尘缘斩断几何年;
多少名花寂寞寒。
飘渺果然真飘渺,
悠闲可是假悠闲。
琼阁卧梦知天近,
玉宇俯瞰晓世难。
独倚楼台常回首,
落花梦好有谁看?
千秋文墨,诗仙莫过于太白,赋仙莫过于相如,说仙莫过于雪芹,戏仙莫过于汉卿。有歌者,诸如《白雪歌》、《出塞歌》、《长恨歌》、《琵琶歌》;有记者,诸如《南柯记》、《牡丹记》、《西厢记》、《桃花扇记》;有赋者,诸如《长门赋》、《白马赋》、《鹏鸟赋》、《吊屈原赋》;有书梦者,诸如《红楼梦》、《青楼梦》、《宝莲梦》、《琴楼梦》,皆是几时几人之说,杂以逸闻轶事,弄情吟月,《红楼梦》还算寓意有趣,咏吟有味。这落花诗不知是何等境遇甚么诗兴所书,只知有一文士,夙隐竹林,性爱山水,博通文史,只在游历,不学东汉严子陵专心垂钓富春江七里滩,也不仿商末姜太公短竿长线守蟠溪,只听闻东海有世外桃源蓬莱名胜,便望一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