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4页)
人忙里忙外地张罗着,莫钟书猜到她们就是李大爷的老伴和小满的娘。
李大爷和小满听了莫钟书的话,狐疑地问:“怎么样才能让半生不熟的柿子变得又甜又脆呢?”
这个问题莫钟书早就想过了。他大学时下铺的同学家里就是种柿子的,每年柿子收获的时候他家里都会送来一大框新鲜柿子,然后同学就在宿舍里处理好了再分给大家尝鲜。记得那同学说过,柿子去涩的方法有许多,最简单的就是用几个成熟了的苹果与柿子一起放在密闭容器中催熟。不过李大爷家有十几棵柿子树,不可能找得到那么多的苹果,只能用更低成本的石灰水了。
莫钟书一边回忆当年那同学是怎么操作的,一边随口说了出来。
方睿一听完就追着问:“那石灰水的浓度应该是多少呢?泡多久才算好?”
莫钟书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不知道,书上没说。”这小子把他当成百度大神来使呢,什么问题都想来他这儿找答案。他肩膀上扛着的是人脑不是电脑!当年同学有没有详细说过,他已经想不起来了,就算是说了,他也不会往心里去,那时候谁想得到他竟然会在风华正茂之时遭遇意外然后带着记忆重生到另一个生产力落后许多的时空?
不过,他已经说出个大致的方向了,如果这家人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应该知道接下来怎么办了。莫钟书便把目光落在了看着也有十六七岁的小满身上。
小满挠了挠头,犹豫着道:“虽然书上没说清楚,不过我想,咱们是不是可以先摘些柿子回来试着做它几回?没准就能让咱们找到最合适的法子呢?”
莫钟书高兴地一拍手掌,孺子可教也!
莫钟书的佃户中,每年都有几家的田租比别人的低了两三成甚至一半,因为他们愿意配合莫钟书,按照他的要求做各种各样在别人看来有点荒唐古怪的试验。莫钟书不是超人,上辈子对农业绝对是个门外汉,只勉强记得新闻报道里的只言片语,一知半解,可是凡是他想得起来的东西,都让这些勇于吃螃蟹的人摸索着试验了一遍甚至几遍,效果不理想的就放弃,确认可行的就向全体佃户推行。
说干就干,莫钟书让蓝天买来了几袋生石灰,李大娘给他们找来几个盛水的缸子,帮着他们配成各种浓度的石灰水。莫钟书细心地在缸边贴上纸条写了相应的比例,想到李大爷和小满都不识字,他又在上面画了几个容易辨认的符号。
小满也摘了一大筐半生不熟的柿子回来。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柿子分别放进各个缸子里去。
柿子刚被放进缸里就立刻浮了上来,只有底下一圈接触到石灰水。
大家不约而同地望向了莫钟书。
莫钟书无奈地耸耸肩膀,这也算是问题吗?他四下看看,走到屋角拿了几个蒸笼用的竹片子把那些浮出水面的柿子压到水里去。
临走的时候,莫钟书交代小满:“从明天起,你每隔两个时辰就过来检查一次,必要时就捞一个出来尝尝看。记得尝之前要先用清水把柿子洗干净。”他一点儿也想不起需要多少时间了,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让小满多费点功夫。
小满郑重点头应道:“好,我都记住了。”
正文 第60章 助手
过了两天,莫钟书再去李大爷家,小满已经被那没处理好的柿子涩得舌头都大了,说话都不利索。现在换他娘来试吃了。
方睿不满地看着莫钟书,他有些不相信生涩的柿子放进石灰水里简单浸泡就能变甜变脆。
莫钟书解释不清楚,因为他自己也不懂得其中的原理,只是单纯地依着记忆来试验。他可以肯定,这次的试验最后一定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只是中间的过程比较麻烦辛苦了些。
好在李大爷一家子都是明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