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5页)

�腔崂鬯廊说摹�

沿着小径向上走,在快到丘顶的一侧,诸葛龙的确找到源头,可怜只有两公尺不到,深不及膝盖骨的小池,但是他已然十分满意,当下用剑挖取一块头大的石块,花了半个小时削空成粗糙的瓢碗状,用以舀水冲洗。

脱去了破烂上衣、靴袜,只留着裤子,诸葛龙在池边缓缓地洗了一次澡,小心地没有让冲洗的水溅流回去,虽然洗得不太痛快干净,也比未洗前像样得多,只觉得清凉轻爽,原先的难受泥腻都随之除去,彷佛身体的伤也减轻几分。

于是,连衣衫和靴袜也用水冲洗过,以内力排去多馀水份,铺在石头上用剑鞘压着,赤着双脚,倒提宝剑走上丘顶,迎面晚风徐徐吹来,带来清和的凉意,精神为之一振。

诸葛龙深呼吸几次,调匀真元,将气机循脉游走,放开心思使之空灵,开始悟剑。

手捧着宝剑,这一柄不知是何年代的古剑闪烁着莹莹青光,泛出森森的凉意,越是摩娑刃面,诸葛龙越是喜欢,难以形容的契合感油然而生,恍忽想起于钧仞曾经说起的一段话:“刀是兵器中的王者,挥动时所要练的是‘傲气’,要有君临天下的威赫,身为刀的主人,一刀斩出,全身力气皆聚在肘骨至刀尖之间,既已挥出决不犹豫,正大光明,堂堂正正与敌相对,起落间立分两半,所以练刀的人要有极高的理智,不能受到感情的左右,分得清出刀的刹那,这是正道,是人在使刀,当刀与人成为一体,即成了刀君,这是练刀最好的境界。”

那日,是在车队出发前往海边时的前一刻,于钧仞将剑诀教完时,按着诸葛龙胸口,替他检查施展“孤傲刀诀”时说的话。

“武功就是如此,有正与邪之分。”于钧仞感慨地说:“若刀练得不对,走的是就是‘霸气’,心中存有杀意,又被情感牵动而出刀,那时刀中含着执念,使刀者再也不能冷静下判断,只会盲目用刀,同样是一刀斩出,力气却由腕骨前移到掌心与刀刃上,挥刀不由心想,任性而挥,只能感受到挥刀的快感,那时人的神志便被刀所控制,要杀便杀,不想杀也由不得自己,形同疯狂,不杀不舒服,心与刀无法相合,气力便源源由刀上流出,用力过度,人就伤人自伤,与敌同亡。”

当时诸葛龙咋舌地问:“所以我受伤,是因为我真气使用过度,被真元反冲的结果?”

于钧仞点头微笑:“小龙,你的根骨里,手掌、手臂到肩骨的比例,用来使刀,刀会向前多伸出两寸,这两寸就是关键,练不来的,在身体来说,你的身体是练刀的人最希望的上品,使刀者的意念就是放在刀尖上,所以你使刀极具威力,比毛雄要好得多,可是你的个性不适合刀。”

“为什么?”诸葛龙记得自己这么问:“既然我的身体适合练刀,为什么不能练?”

而于钧仞只是笑了笑,说:“就因为威力大,平时你怕伤到人,真气贯注并不在肘腕,而是在手掌,总想万一不对时好收手,是控制劲气的意念强过使刀的意志,这已经是‘霸刀’的范围,反之如果与敌人交手,你的瞬间反应又比别人快,判断力也够,本来是你有机会成为刀君的条件,可是你的心性不够理智,太过善良,也太单纯,无法保持情绪的稳定,这使你在遇到残酷的情境时,会不自觉的影响到挥刀的心态,所以就使刀的心理条件上,我们认为你不适合练刀,或许将来你会克服这一点,但不是现在。”

轻抚着剑身,诸葛龙现在回想,确实是如此,但是,剑呢?

于钧仞曾说:“剑为兵器的圣者,使剑与使刀不同,刀走意,剑走灵,刀靠的是使刀者的意志,剑依赖的却是使剑者的心灵,而这一点,对你来讲,剑与目前的你最能配合,而十八种兵器中你最应该练的也是它。”

那时于钧仞手指轻轻划着怪兵器的握柄,轻叹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